【财讯】中国农业科学院大事记
本篇文章12395字,读完约31分钟
1957年7月,李富春副总理指示全国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化肥实验示范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全国化肥实验网的组织。
1957年8月,丁颖教授在《农业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进化》论著,论证了中国栽培稻始于华南。
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用兔子培育了牛肺瘟的弱毒菌种。
1958年3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首次召开了全国农业科学研究所、站长及其直属研究所、室领导参加的会议。
1958年8月20日,农业部将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的6个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行政业务关系由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委托给云南省,全部委托给所在省的领导,进行地方建设。
1958年9月22日,国务院科学计划委员会基本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新建大豆、油菜等22个专业研究所和蔬菜研究室。
1959年5月18日,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1959年6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分院成立。
1960年2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了1960~1967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纲要的编制。
1960年4月21日,朱德委员长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
1960年5月18日,董必武副主席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甲烷所。
1960年7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了机构精简任务,北京内原来的研究单位精简为11个,北京外精简为14个。
1961年1月10日,中央通知程照轩同志同意为农业部副部长兼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1961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水稻专家丁颖教授编辑的《中国水稻栽培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1961年12月,朱德委员长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196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集团扩大会议的科学家时表示,“在合理化中过于简化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当然要恢复”“科研方面的设备、仪器、人才和场所”
1963年2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农业科技事业会议,讨论和审议农业科技各有关专业1963~1972年计划,座谈了20~25年农业技术改造计划的构想。 在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主持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担任了具体的会计工作。
1963年9月5日,中央批准张维城同志为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程照轩同志兼任党组书记和副院长职务。
1964年,土壤肥料研究所“冬干鸭粪泥水稻‘坐秋’和低产田改良的研究”、“豫北地区盐渍土棉麦育苗技术措施的研究”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64年8月,朱德委员长亲笔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茶叶学会创立的“茶叶科学”发行。
1964年9月,谭震林副总理指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中央气象局组成调查组调查北方各省的干热风。
1965年6月5日,谭震林副总理、江一真副部长等人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南农场进行小麦品种试验。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任命金善宝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1968年9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主持了春小麦杂交品种“京红1号”和“京红4号”的培育研究。
1968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出了白单4号玉米杂交种。
1970年5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林业科学院工军推广团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的谈话中表示,“科研工作依赖农业科学院的7500人,还是依赖7亿500万人以上的人口。 要依靠研究所还是农民的创造,农业研究必须贯彻群众路线,要依靠广大群众而不是48个研究所(指农林水产方面)。 ”。 这句话使农、林两院遭受了毁灭的灾害,成为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重灾民。
1970年8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对《关于农科院、林科院体制改革的报告》表示,同意报告第三次下放方案,作为第一步。 留下的新机构有620人,打算再审查一次。 ”。
1970年国务院决定取消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建设,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中国农林科学院。 本年度,原农林口各部门所属科研机构68个,职工13963人,下放后合并成立中国农林科学院,临时编制620人(其中干部603人,工人17人),组成35个科技服务小组,分别
1971年1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下放业简报》指出,全院原35单位、职工27345人,根据农林两院体制改革方案,应保留约434人,占全院职工人数的5.95%,下放6911人。 到1970年底,北京内外单位28人,员工25899人下放,估计占应该下放人数的85.3%。
1971年12月9日,中国农林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成立,苏格曼成为了领袖。
1972年10月,受李先念副总理指示,由中国农林科学院主办的对外贸易部、商业部代表参加的高质量苹果评委会在北京召开,评定中国西北的苹果质量赶上美国华盛顿州的高质量蛇果。
1972年10月11日,农业部关于编制中国农林科学院调整体制的报告,该院是“全国农林牧渔综合科学研究机构”,除院部外,还设有信息研究所、农业研究所、农业物理研究所、林业研究所、畜牧(养猪)研究所。 编制1000人,其中干部800人,工人200人。 调整指导管理和任务,属于以院为主的双重指导的8个研究所,具有全国任务的23个研究所,地方承担部分国家任务的4个研究所。 现属部直接领导的生物研究所、生物药品监察所……不办理下放手续,计划成为农林科学院的指导者。
1974年3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复刊。
1974年9月1日,美国中国科学家牛满江在北京饭店与中国农林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人员座谈。
1975年10月21~31日,由中国农林科学院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在长沙召开了第4届全国杂交水稻科学研究合作会。 代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4省区4200亩双季晚稻现场考察,鉴定1400亩旱季稻生产表现,同意宣布杂交水稻研究成功。
1976年下放给甘肃省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成功研制了牛泰勒焦虫病裂殖体果冻细胞疫苗。
1976年,黑龙江省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7个单位合作研究了猪传染病、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弱毒冷冻干燥苗。
1976年10月5日,金善宝同志写信给邓小平同志,建议用优良品种的方法向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提供援助。
1977年9月27日,农业部向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林科学教育事业和调整农林科学、教育体制的报告》报告,中国农林科学院计划回收下放到北京市的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和农业气象室,原来下放地方的31个专业研究所在部 这个报告经党中央指示同意了。
1977年10月28日,中国农林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改名为中国农林科学院党组。
1978年2月1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1970年从农林部下放给各有关省、市、自治区的43个单位,以部为主,实行部和地方双重领导的23个单位,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田灌溉、农药、。 以地方为主,进行部和地方双重指导的8个单位,包括原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烟草、麻类、甜菜、蚕桑、茶叶、柑橘等研究所和农业遗产研究室。
1978年3月13日,邓小平副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宣布,同意恢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建设。
1978年3月1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有51项科学技术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6月17日,何康副部长代表农林部党组宣布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党组,徐元泉为党组书记。
1978年7月17日,国务院同意金善宝就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1978年11月27日~12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了实务会议。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恢复建设后召开的第一次实务会议。 会议讨论中国农业科学院1978~1985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计划的制定。 会议结束时陈永贵副总理出席并发表了演说。
1978年12月6日,方毅等中央领导人同意柑橘所、茶叶、蚕业、郑州果树分所、遗产室和甘肃畜牧三室的指导体制从以地方为主的双重领导变为以部为主的双重领导。 郑州果树研究所分部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兰州畜产研究室改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产研究所。
1978年12月12日,农业部杨立功部长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实务会议上表示,12月10日下午15点,纪登奎、陈永贵副总理去找我们了。 纪登奎说:“1970年我的话不对,没有‘禁飞区’。 你们可以批评。 如果错了,我会改正的。”。
1978年12月15日,何康副部长表示,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转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研究所返回北京,对以地方为主的双重领导的研究所,恢复了以部为主的指导体制。
1979年6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徐元泉由国务院任命为农业部副部长。 7月20日,经中央同意,徐元泉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
1979年9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第四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快速发展几个问题的决定》,要求迅速恢复和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究和教育条件。 中央要求搞好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农业大学等一些主要的高级农业科学院和大学。
1980年2月16日,华国锋主席去中国农业科学院视察,与一些科学家就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问题的快速发展进行了座谈。
1980年3月5~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会议,传达华国锋主席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演说,讨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1980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构想”、“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构想”、“关于我国农业科学快速发展的构想”。
1981年,中国农科院作为第一完成者单位全国杂交水稻科学研究合作小组研究的“籼稻型杂交水稻”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1981年6月16日,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在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同意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植物遗传资源中心(国家种质库)。
1982年,植物保护研究所“粘虫越冬迁来规律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8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小麦的种类及其分布”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2年2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二大规模农作物品种资源的募集基本结束。 3年新获得约9万份农作物品种资源,与20世纪50年代首次征集保存的16万份一起拥有25万份,成为世界上农作物品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
1982年4月4日,国家农业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农业宣传奖励大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叶龄指标促进法》示范宣传研究上榜。
1982年6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同意免除中国农业科学院以下四位同志的职务:金善宝同志担任名誉院长,免除院长职务,卢良恕同志担任院长,杨岩同志担任党组书记,免除徐元泉同志党组书记的职务。
1983年4月24日,赵紫阳总理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所,与外交部长吴学谦等人在一起。
1983年5月,著名小麦育种学家金善宝主编的《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统》一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1983年9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知吕良恕同志同意成为农牧渔业部党组成员(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享受副部级待遇。
1983年12月20日,在国家科学委员会发明评选委员会第14次会议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科学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1984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的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单2号”获得国农发明一等奖。
1984年8月18日,国家作物遗传资源贮藏中心(即国家种质库)奠基仪式在北京举行。
1984年9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提出“急需开发中国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受到胡耀邦总书记的重视,批评说“这是好消息”。 要加快宣传和技术的提高,就要对做出贡献的同志给予优厚的奖励。 但是,进口高产的牛和奶牛必须抓紧。 走两条腿,比平时快。 ”。
1984年12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聂荣臻致贺词,国务委员方毅出席并发表演说。 会议后,全体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快农业科研改革步伐的建议》,选出了名誉主任委员金善宝、何康、主任委员卢良恕。
1985年,棉花研究所“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85年,蔬菜研究所“卷心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其制备的7个系列新品种”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85年,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枯萎病防治,高产新品种86-1号”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85年2月7日,文化部同意中国农业科学院设立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年8月19日,草原研究所实施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中心的农牧渔业部和自治区的双重指导体制,打出了“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研究所”的品牌。
198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和国家农业部依法授权,依托我院饲料研究所成立了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查中心(北京)。
1986年2月,金善宝主编的《中国小麦品种志》( 1962—1982 )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1986年4月25日,国家农牧渔业部批准依托本院哈尔滨兽医所设立兽医生物技术国家要点实验室。
1986年6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粮食和经济作物快速发展研究》获得国务院农村快速发展中心理事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1986年6月16日,农牧渔业部批准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设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1986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编辑的《中国稻作学》由农业出版社出版。
1987年,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小麦条锈流行系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7年6月20日,李鹏副总理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1987年9月2日,国务委员、财政部部长王丙干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1987年12月21日,王连铮同志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1988年,蚕业研究所“sm-1在引导三眠蚕生产超细纤度蚕丝的应用”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88年,甜菜研究所“抗病偏高糖型甜菜多倍体品种甘研301”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88年1月22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烟草总企业双重领导。
1988年7月23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宋健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1988年7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期参加黄淮海平原的综合农业开发,28名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学技术人员受到国务院的表彰和奖励。 获得一级奖励的贾大林、张雄大、何荣汾、李炳坦4位同志在北戴河受到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待。
1989年8月31日,沈桂芳同志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
1989年9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李竞雄教授当选全国先进职工,并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劳动模范、先进职工表彰大会上收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颁发的奖牌和证书。
1989年10月9~11日,中国水稻研究所落成仪式及国际稻作科学讨论会在杭州富阳举行。
1990年,棉花研究所“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12”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90年6月1日,农业部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审计室晋升为审计局。
1990年6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灌溉所。
1991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羊种5号疫苗”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91年8月8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务委员陈俊生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了解了关于分解地膜的试验情况。
1991年10月7~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南海与18位农业科学家座谈,依靠科学技术振兴中国农业大计,中国农业科学院沈桂芳、吕良恕、李竞雄、徐冠仁、李树德、贾士荣等6位同志出席座谈会并发言
1991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本院成立了国家昌平综合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992年1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依托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了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要点实验室。
1992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宋平同志在农业部刘中一部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回良玉副主任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探望了科学家。
1992年8月24日,国务委员李铁映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1993年,蔬菜花卉研究所“抗病丰产高品质西红柿新品种——中蔬菜5号和中蔬菜6号”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93年,水稻研究所以“高产、高品质、多抗杂交水稻新品种汕优10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年,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粳型稻种的起源、抗旱性和耐冷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93年1月19日,胡锦涛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国务院委员宋健、陈俊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农业部部长刘中一的陪同下,向中国农业科学院尉询问了科学技术人员。
1994年7月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九三学社、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同举办了金善宝教授百岁生日茶话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李瑞环送来花篮,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表示祝贺,李鹏题词为:农业科技教育事业倾注心血,功勋为学习榜样。
1994年11月12日,国务院决定任命吕飞杰同志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1995年,棉花研究所“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6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5年,中国水稻研究所《稻飞虱鸣音新闻行为及其机制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1995年,作物育种研究所“中国小麦光温特征的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综合应用生物技术创造抗黄矮病普通小麦新品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95年1月4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官姜春云书记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199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视察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的富阳实验基地。
1995年10月28日,国务委员陈俊生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所。
1995年11月21日,经农业部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机关调整后的机构设在8个功能部门。 分别是院办公室、科学技术管理局、人事局、国际合作与产业快速发展局、计划财务局、监察局、直属机关党委。
1996年2月18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宋健等同志代表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向金善宝名誉院长拜年。
1997年3月2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山西寿阳旱地农业试验区。
1997年6月26日,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名誉主席、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善宝同志去世,享年102岁。
1997年9月10日,农业部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与兰州为畜牧研究所合并设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药研究所”的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与兰州畜产研究所合并后成为中国
1997年10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了建院40周年庆祝活动。 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宋健、全国政协副主席兼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农业部部长刘江、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汉德干及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中国科学协会、中国科学院等机构领导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新老科学 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岚清、姜春云、温家宝等祝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主题词。
1997年10月21日,蔬菜花卉所方智远院士完成的“卷心菜显性雄性不育的选育与利用”研究由专家鉴定。
1997年11月,作物所利用“冬小麦育种专家系统”选育了ca9554、ca9555、ca9660等品种系。 这是国内外迄今为止使用专家系统研究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系。
1997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亲切会见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吕飞杰同志。
1997年作物所“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研究成果被选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学技术情报”的第一条。
1998年,棉花研究所“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中棉19”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鉴定和初步利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998年4月13日,国家农业部批准,依托本院水稻研究所成立了国家水稻改良中心,依托本院作物科学所成立了国家小麦改良中心。
1998年8月,国家农业部批准,依托本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成立了国家蔬菜改良中心,依托本院棉花研究所成立了国家棉花改良中心,依托本院甜菜研究所成立了国家糖料改良中心。
1999年,国家经济委员会依靠本院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于1987年建立的“国家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站网”,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列为国家级野外站。
1999年5月24日,“国际农业研究协商组( cgiar)1999年中期会议——中国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 世界银行副行长兼国际农业研空协商组主席ismailserageldin、cgiar理事会成员及下属16名中心负责人、cgiar成员国代表等280多人,农业部和科技部指导、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各省农科院及主要农业
2000年,作物育种研究所“中国抗稻白叶枯病粳稻附近等基因组的培育和应用”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0年6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我院饲料研究所共同成立了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0年11月21日,由1960年农业部批准的本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的“湖南祁阳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列为国家级野外站。
2000年12月19日,国家农业部批准,依托本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成立了国家大豆改良北京分中心。
2001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农业部部长陈耀邦的陪同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考察了“转基因抗虫棉”,探望了农业科技工作者。
2001年6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国际著名水稻遗传育种家库西( g.s.khush )博士获得国务院颁发的2000年“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01年7月30日,国务院任命翟虎渠同志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副部级)。
2001年9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新西南农业大学成立大会和卡仪式在重庆举行。
2001年11月16日,气象站、生防所正式合并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快速发展研究所”。
2002年,生物技术研究所“棉花抗虫基因的研究开发”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2年4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佩云率领3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食品卫生法》执法检查组成员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视察,农业部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和《食品卫生法》的执行情况及农
2002年5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所郭三山的“应用于抗虫基因的研究开发和抗虫棉花的选育”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2年6月23~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一次优秀人才审查会议在北京召开。 7月30日,举行了优秀人才聘礼,翟虎渠院长向首批国内外83名科学家发出了聘书。
2002年9月,国家农业部批准,依托本院柑桔研究所成立了“国家柑桔品种改良中心”。
2002年9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河北廊坊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国际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合作意向。
2002年9月16日,由中国工程院、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国际水稻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演说。
2002年9月27日,农业部批准在本院麻类研究所设立国家麻类作物育种中心。
2002年10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2002中国研究生院评价》中,作为农学第一名,名列12所中国一流研究生院。
2002年12月6~8日,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江苏家禽科学研究所在江苏徐州市和扬州市举行了扩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品牌的仪式。
2002年12月28日,依靠本院油料研究所建立的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被国家农业部检查。
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华中农业大学和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共同成立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我院果树研究所成立国家苹果育种中心。
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3年1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与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合并,成立了作物科学研究所。
2003年1月15~16日,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快速发展中心、国家计委、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外专局的相关领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林、牧)业科学院、部分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领导、院士、有
2003年2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耀虎渠院长当选为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4月10日,水稻所钱前博士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行业第一篇原始论文。 该研究以水稻育种中发现的分蘖极端突变体为材料,分离鉴定了水稻分蘖控制基因mocl。 了解谷类作物分蘖调控的分子机制,将其应用于水稻等谷类作物超级品种的培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2003年5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品资所贾继增研究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3年5月13日,土壤肥料研究所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分区研究所合并重组,暂时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和农业分区研究所。
2003年7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和检测研究所正式成立。
2003年7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了“建立矮败小麦创制和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的成果鉴定会。
2003年8月18日,国家农业部批准,依托本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了国家茶叶改良中心。
2003年8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与黑龙江大学合并及黑龙江大学农学系的成立仪式在黑龙江大学举行。
2003年9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被中国组织部等部门授予“留学回国者先进事业单位”荣誉称号。 然后,屈冬玉、张维理、童光志3位同志被选为先进个体,获得了“留学回国者成功奖”。
2003年9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的“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和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项目通过了最后的质量检查。
2003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分别探望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瀛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屈冬玉博士。
2003年12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我院水稻研究所建立了水稻生物学国家要点实验室。
2004年2月4日,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年3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年5月11~15日,具有世界植物保护界奥运会别名,由国际植物保护科学协会主办、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及其寄托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主办的“第15届国际植物保护大会”首次在北京召开。
2004年8月,经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批准,依托我院烟草研究所成立了国家烟草改良中心。
2004年12月19日,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公布。 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合作,以建设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的形式整合优化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资源,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用科学技术支撑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第一步。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吉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王珏出席了开除仪式。
2005年,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与应用”和水稻研究所“印水型水稻不育细胞质的发掘与利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建立的“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由国家科技部纳入36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
2005年3月,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我院畜产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建立了动物营养学要点实验室。
2005年5月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2005年9月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cimmyt )共同组织,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九届亚洲玉米大会”在北京召开。
2005年9月18~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的“国稻二号”入选了“国家“十五”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展”。
2005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年10月25日,翟虎渠院长向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及农业部杜青林部长、科技部徐冠华部长等报告了“十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了重要指示。
2005年11月,我院农业资源农业区划研究所于1997年成立的“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被国家科学技术部选定为国家级要点野外站。
2005年12月12日,依托本院蚕业研究所建设的“国家蚕桑育种中心”被国家农业部项目专家小组检查。
2006年1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对党中央、国务院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科研人员和干部职工表示亲切慰问
2006年1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的陪同下视察了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年1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登门探望了农业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吕良恕院士,向他表示亲切慰问。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官、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国务委员陈至立等也参加了慰问。
2006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和农业部共同主办,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承办,加拿大国际开发局、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和国际畜牧研究所等共同支持的“国际畜牧快速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2006年7月26日,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设立家畜瘟疫病原生物学国家要点实验室。
2006年11月15日,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依托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园网。 (资料来源:农科院网站)
   已经有了_count_条注释
标题:【财讯】中国农业科学院大事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