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薛忠的“粮食艺术”
本篇文章1274字,读完约3分钟
各种普通的五谷杂粮,一个个整齐的排列在木板或玻璃上,就可以成为精美的书法作品。把这些普通的粮食变成“艺术品”的人,其实是华亭县塞地镇一个普通的年轻农民。
当我来到薛钟的住处时,我看到它挂在墙上。餐桌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纹“珠”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薛忠,今年30出头,华亭县塞地镇塞地坡村农民。从小就喜欢阅读和学习汉字,尤其是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小时候的书法和文学作品在学校比赛中获得过很多奖项。但是,14岁初中毕业的他,却不得不放弃学业和可爱的艺术梦想,过早地分担家庭的负担。他在水泥厂当临时工,在河道里挖河沙,在工地上做苦力,和村里的老同伴出去打工,在煤矿当矿工。虽然他去过不同的地方,做过不同的工作,经历过世界的沧桑,但他对艺术和书法的热情从未改变。在业余时间,他经常练习创作一些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并临摹一些著名的书法字帖。
1999年,薛忠结婚后又卖了茶,在家乡开了自己的小茶叶店。逃命之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书法练习和文学创作中。
2005年4月,当他看到《商业经济》和《致富时报》等杂志频繁刊登罗在陕西用粮食制作的艺术字时,他大吃一惊。当时他认为,如果能做出这样的艺术文字,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可以脱贫致富。他试图打电话给罗,但罗热情地答应接受他当学徒。从那一刻起,薛钟与纹艺人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虽然罗是一位著名的农民艺术家,但他从小受苦难,对穷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的弟子只接受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热爱艺术的有志青年。他被薛钟“穷而爱艺”的精神所感动,不仅省下了薛钟2000元的学费,还教会了他所有喜欢的临摹“毛体”的书法技法。
薛忠说,制作五谷艺术人物没有模具,都需要手工完成,需要缓慢的生活和精细的艺术,以各种精选的五谷为原料,每个产品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选粒、泡药、蒸、晾、晾、磨板、抄字、装裱等。这些过程必须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以满足基本要求。他们家有各种颜色的粮食,其中有许多稀有品种。“我会每隔几天去超市和农贸市场找一些新品种的食物。我的邻居说我是个‘食物白痴’。”
经过努力学习,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去年五一期间,他带着七法长征和小麦黑米制成的青平乐六盘山到会宁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展览,受到纪念馆的热情接待和老区人民的赞誉。6月,他的五谷艺术人物代表了平凉崆峒大剧院展出的华亭民间艺术和旅游产品。后来,由甘肃省国画院副院长李秀华和著名画家黄介绍到兰州博物馆。很多市民惊讶地说:“这种粒字只在电视上见过,我们亲眼所见。”
昂贵的耗材和复杂的制作工艺让他在艺术追求上耗费了太多的金钱和精力。他这几年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去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目前他的艺术文字还没有看到很大的经济效益。当我问他要不要放弃的时候,他一脸坚定地讲了一个故事:“小时候,课本上有一幅题为《挖井》的漫画深深地启发和影响了我。每次挖井的人挖井,就在要挖水的时候放弃了。他一生中从未挖过一口有水的井。而且如果他坚持挖一小会儿,为什么就挖不出水来!”
标题:[陇文化]薛忠的“粮食艺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