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国产手机的第一个十年:成也贴牌败也贴牌
本篇文章4619字,读完约12分钟
深圳市南海大街1065号,南山公园东侧,一些白色建筑物与背后的青葱热带植被相得益彰。 这就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以下简称“科健”),被称为国产手机“祖先”的科健手机来自这里。
十几年前,这些大楼是深圳的产业地标之一,现在躲在这么大的软件园里。 就像科健及其代表的第一代国产手机的命运一样。
在功能机时代,从1998年科学健生产第一个国产企业品牌的中文数字gsm手机开始,以科学健、波导、熊猫、大卫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国产手机企业品牌,在没有经验和技术积累的情况下,从品牌开始
但是,那个国产手机在2003年从高峰落下,最终尘埃归尘,土归土。 过山车这样的故事至今还在叹息。
汽车牌照和布告栏
时间回到30年前。
198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健在深圳成立。 那时深圳刚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地位。 为了支持深圳的对外开放,以中国科学院、原电子工业部为代表的许多中央部委和国企在深圳设立了电子工业公司,科学健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成立之初,科学健以振兴民族通信工业为己任,以生产世界一流的中国手机为目标。 但是,在这个大口号召唤后,沉默了14年。
在此期间,洋企业品牌进入了中国市场。
1987年,随着重1公斤的“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渡海来到中国,这个老品牌的通信制造商也正式在中国设立了事务所,配置了手机事业,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手机企业品牌。 之后,埃里克森[微博]、诺基亚等很多海外手机企业品牌进入中国。
从1987年开始的10年间,洋企业品牌占中国市场的90%份额。 这终于使有关部门产生了危机感。
1998年,原国家新闻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发表了《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些意见》,要求手机生产需要取得许可证。 文件显示,中国外资公司生产的手机有60%必须销售到海外市场。
这是对国产手机的赤裸裸的支撑。
1998年10月,科健终于推出了手机产品科健kgh-2000。 讽刺的是,这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国产手机,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产品本身。
这时,手机牌照是所有资源中最稀有的。 为了保护政策,除了巨大空白的市场外,最先拿到牌照的国产手机制造商科健、熊猫、南方高科、厦新等开始强力进军,在洋企业品牌的山头中攻占了城堡。
国产手机的兴起与两个关键词密切相关,一个是牌照,两个是卡片。
“当时手机在新兴领域势头强劲,基本上只是把别人的机器整体带来,贴上我们的标签,这个把戏当时是常见的东西主义”深圳市手机领域协会会长孙文平在《展望东方周刊》上表示。
被中国手机市场准入机制妨碍的西方企业品牌们只能向有许可证的中国伙伴伸出橄榄枝,借路。
2002年,三星[微博]与科健签订合作协议,合资成立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企业,专业生产三星cdma手机。 作为回报,三星每年向品牌生产提供科学健几种机型,双方承诺三星不得在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本土市场销售同类机型。
“手机战斗机”的波导选择了同样的路径。 以寻呼机开始的波导由于国内市场的巨大号召力,于1999年与法国sagem企业签订了合作协定,进行了手机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合作。 sagem使用波导手机生产牌照进入中国市场,波导通过粘贴卡片生产手机受益,两者各有需要。
死了的产业链
2000年,tcl[微博]发布了第一部国产wap手机tcl999dw。 第二年发售钻石手机,结合通讯工具和装饰品,引领一时的风俗。 2003年,tcl手机以9.31%的市场综合占有率稳定居国产手机第一位,居世界第八位。
“那时经销商常年派人去tcl工厂外面,如果有货的话,你想要多少? 为了赚供应商,他们提前付了我们的账。 ”。 深圳市联代科技有限企业coo周军林回忆说。 他在tcl手机业务中负责供应链。
但是,tcl这条路很难走。 因为不是选择品牌模式,而是自己开发的。
“可以说tcl手机是国产企业品牌中第一次大力开发的,自己生产,自己组织供应链。 ”。 周军林说。
自己做手机的结果异常惨烈。
周军林回忆说:“供应链掌握在外资制造商手中,也找不到制造手机外壳的塑料工厂,无论如何也不想让我们做的是那么牛。”
于是,tcl只是采用像给啤酒瓶和塑料瓶上漆一样的生产线,结果,用手涂的话油漆会掉下来。
“现在做手机开模的只有几万元,那时我们出200万元也没人想做。 ”。 周军林说。
简陋不完全的产业链直接恶化了手机的质量。 周军林告诉本刊记者,tcl购买了数千万元的零部件进行修理。 故障率高可见斑。
“别说当时的核心技术,连塑料盒都被外资垄断了,我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自己培养了供应链。 虽说有点质量问题,但这是不可跳过的一步。 没有当时的死亡,深圳就没有今天这样完整的产业链。 ”。 周军林说。
2002年深圳已经显示出成为中国第一大手机制造基地的实力。
当时的17个国产企业品牌中,深圳占有5个科健、康佳、国威、天时达、中兴。 当时国产手机的年产量在2000万台左右,深圳占700万台。 那一年,科健的产量约为300万份,康佳约为200万份。 国威、天时达、中兴3家公司共计200万部左右。
而且,深圳也是洋企业品牌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 深圳圣达菲企业是飞利浦手机的生产基地,当时共同建设了四条手机生产线。 2001年,飞利浦关闭了中国以外的手机生产线,大部分转移到了深圳的圣达菲企业。
国产企业品牌和洋企业品牌加起来,当时深圳手机的年产量在1500万台以上。 这对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完整性很重要——一台手机有300多个部件,除了核心部件,从显示器到电池,从模块到电池板,从微电机到电阻电容器,深圳当场设置 这在中国是世界上也是唯一的。
最有名的例子是比亚迪,当时日产手机电池30万块,一年生产1亿块以上的手机电池,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电池制造公司。
第一个国产企业品牌倒下了
2003年,经过4年的快速增长,国产手机的销量开始下降。
数据显示,科学健手机2003年上半年出货量为93万部,比2002年同期减少51%的主要营业收入为10.34亿元,比2002年同期下降18.62%。 这样的业绩不仅瞧不起三星和进行“蜜月”的科健,还让兴奋的中国产手机同行。
曾经风景无限的科健似乎一夜之间就天黑了。 但是,在很多业界人士眼里,科学健的“滑铁卢”迟早会到来——其最初在国内市场的势头如破竹,依靠顾客对民族企业品牌的亲近感和其产品推广的雄辩力量。
其第一个引以为豪的国产机技术,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呈现劣势,特别是在与三星合作后,放松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满足了品牌的丰厚利益,最终沦落为机械生产的“代工厂”。
但是,科学健的衰退只是暴风雨的序幕。
波导手机在2004年第一季度的主要收益和利润下降了两位数,但在2003年上半年达到337万部,超过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成为市场第一。
在市场份额方面,国内手机公司也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市场研究机构塞诺企业的数据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波导市场份额萎缩1.7%,第三个位置被三星取代。 至今不为人知的爱立信,2004年的市场份额接近夏新。
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初,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从此前的55%下降到44%。
“2004年是下跌期,2005年出现了大规模的赤字。 ”。 金立手机执行总裁卢伟冰告诉本刊记者。
科健终究撑不住了。 到2004年中期,库存达到6.85亿元,占当时主要营业业务收入的68%,占主要营业业务利润的7.5倍。 2005年,科学健逐渐退出了费用高昂的电子市场,曾经的国产机“第一企业品牌”关闭了大吉。
到2006年、2007年,国产手机的颓废依然没有好转。 根据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微博]的数据,2007年第四季度,联想、波导、夏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3%、2.8%,市场份额萎缩严重。 波导在2007年前第三季度损失了5.06亿元,在夏新同期损失了4.6亿元,联想手机上一财政年度的损失额达到了1.33亿元。
“这个时期,因为在技术上没有特征,所以国产手机之间的差距很小,产品的亮点是嵌入钻石、振动、唱歌、跳舞。 第一个国产企业品牌倒下是因为没有主要的技术。 ”。 酷集团副总裁曹井升告诉本刊记者。
第二季开始
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永远不会缺少冒险者。
由于政策缓和和技术突破,以天语、金立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国产机成为了黑马。
“天语和金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拉开了价格差距。 当时的手机是稀有品,价格很高,以tcl为例,当时卖给了3000多部手机,每部能赚13000元。 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利润更高。 那么天语和金立赚500元就行了。 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的空隙”。 周军林说。
“第一部国产手机暂时流行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市场环境,包括政策条件非常有利,那是依靠机会,不是真正的实力”在深圳手机领域工作了10多年的唐强告诉《望东方周刊》。
2004年,持续了5年以上的手机生产的“承认制”结束,取而代之的是“核准制”。 批准制,取得许可证的只有36家,其他手机制造公司只能用卡生活。 批准制结束后,合资的国产手机制造商开始打出自己的品牌。
两年后的2006年,台湾联发科[微博](mtk )迅速崛起,专业生产手机芯片,集成手机主板和软件。 手机制造商只要购买这种廉价的mtk芯片,加上定制的外壳和电池,就可以自己组装手机。
这成为功能机时代国产手机第二波的重要推手。
在崭露头角的国产手机中,天语是最典型的。
2002年,国产手机势头强劲时,在手机代理业务中赚到第一桶钱的荣秀丽以1000万元注册了天宇朗通。 那时,天语被外界称为“三无”公司——没有手机牌照,没有手机研发历史,没有手机生产能力。 荣秀丽被称为“山寨之母”。
但是,与科健、波导不同,荣秀丽不惜血本成立了研究开发小组,这被认为是当时创新的动向。
但是,在损失8000万元以上后,天语必须与mtk合作,发售廉价的山村机。
芯片技术交给联发科,生产外包给福克斯康等,天语本身侧重于销售渠道的确立——在全国寻找代理商,交给手机定价权,把利润交给渠道交换。 2007年,天语手机出货量达到1700万部,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成为仅次于诺基亚的国产手机冠军。
扎根于深圳的金立,与天语同年成立,2005年获得手机牌照开始生产本公司品牌手机,各电视台滚动播放的“金立语音王”是其代表产品。 此后,2006年金立实现了目标年销售额300万部,利润超过了2亿元。
功能机时代的国产手机第二波,主角变成了天语、金立、中兴、长虹[微博]、宇龙通信。
2007年,四川长虹手机业务成为其支持业务之一,营业利润率仅次于彩色电视产品。
中国无线2007年财务报告显示,全资子公司宇龙通信营业收入达到12.77亿港元,比2006年增加99.4%,净利润1.67亿港元,比2006年净利润增加212%。 手机产品的毛利率高达40.8%,与诺基亚等西方企业品牌的高端手机相比毫不逊色。
当时,中兴通信已经成为国产手机中的显著力量,2007年成为世界第六大手机制造商,手机事业年收入76.45亿元,比2006年增加69.16。 手机业务的营业利润率依然在22.31%的领域维持着很高的水平。
这时的tcl成为了第一代幸存者,但手机事业的重点变成了海外。 2008年第一季度,emea (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和latam (拉丁美洲市场)两个市场占企业总销售额的92%。
标题:【财讯】国产手机的第一个十年:成也贴牌败也贴牌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