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化·文学】舟曲,款款走来(报告文学)(图)
本篇文章3566字,读完约9分钟
舟曲素有“龙上桃花源”之称,地处西藏江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它看起来像一个水乡温暖的女孩。
即使一年过去了,我也一直拒绝承认痛苦的事实。我半夜三更一次次冲向大地,摇晃着他的手臂问:“你怎么能这么残忍?”这么歇斯底里?"
想问一下这样温柔的女孩,当他决定把身上的污垢都倒出来的时候,是否犹豫过。
我试图冲过去安慰她,但我退缩了。无数次鼓起勇气,无数次放弃。我害怕,害怕看到满目疮痍的春城,害怕看到被大地伤害的同胞血肉之躯的痛苦...
365天365夜之后,我又站在了舟曲的土地上。
365天365夜,泉城的孩子们笑着站在生死之间,坚定地防止泪水淹没眼睛。
面对轰轰烈烈的施工现场,我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袁玉娥村三眼峪...我走在这片被称为“西藏长江以南”的土地上,被13亿人所牵挂的地名,亲切而凝重。每走一步,那些灾难的碎片就掠过我的脑海,那些被触动的,突然一次又一次的升起。我知道,你只是走着走着,妆被风雨雷给毁了。
所以,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在认真化妆。新妆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但13亿有骨肉的人都在期待,期待你以更温柔美好的姿态来到我们身边。
当天下午,郎日当前往空,前往三眼峪。
当你到达923林场时,你可以看到起伏的翠峰山和庄严的北山,呈现出蓬勃的绿色。
翠峰山和北山之间的通道是三眼沟。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的样子。
2010年8月7日晚,一场总体积约189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从“玉门”中涌出,巨石和泥石流沿着山体汹涌而至。
势不可挡的势头和今天的平静是分不开的。至今我都无法想象和相信,小通道曾经表演过大恶,是夺取了近两千同胞血肉的鲜活生命的“恶门”。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广阔的土地,大型工程车辆和挖掘机不断在流动,工人们汗流浃背。这是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三眼沟泥石流治理工程现场。
2011年3月26日开工的三眼沟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是舟曲灾后重建工程中规模最大的灾害治理工程,计划于2012年9月30日竣工,工期553天。
进入沟渠施工现场,这条两公里长的泄洪沟渠从玉门向下延伸,两侧整齐地竖立着钢筋。有些沟渠表面是用石头、砌砖、运输水泥和沙子建造的...工人们不断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和工作。
顺着通道望去,恍惚中可以看到泥石流奔腾的印迹。
本工程是根据8月8日泥石流的实际规模设计的,也就是说,处理工程的泄流能力完全满足处理后的流量要求,处理后的主流槽百年一遇泥石流防护,上部复式断面百年一遇泥石流防护,规模与8月8日相同。
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治理采用堵排方案。原来的沟壑只有两三米宽,一两米深,实在挡不住大洪水。
为了制服泥石流,防止这样的怪物伤害舟曲人民,专门设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在沟里建15个钢筋混凝土大坝。这15座大坝就像15座闸门和15座钢闸门一样,牢牢地把2000多万立方米的石头和沉积物锁在沟里。
我们面前2.16公里长的泄洪主沟是保护舟曲县的第二道防线。可以并排通过八九辆卡车,一秒钟排出800立方米以上的洪水,保证百年一遇的洪水顺利通过。上面的挡土墙是第三道防线,像“八八”泥石流甚至更大的洪水泥石流这样的泥石流都可以顺利排出。
有了这三道防线,就能保证两岸人民平安入睡。为确保排水大堤的长期安全,在2.16 km的排水沟内修建了72道防冲墙,排水大堤和防冲墙均采用m10砂浆块石。使用品牌水泥和钢筋。
三眼峪排水工程有两个这样的钢筋混凝土溢流涵洞,一个在左岸,一个在右岸。目的是把沿线沟壑里的洪水全部汇集到这个大沟里,防止冲撞,破坏田地和房屋。
三眼峪原为三清泉,原为舟曲县水源。袁玉娥村和三眼峪的人每天早上都来这里打水做饭。这里的水是天然卤水,最适合点豆腐。所以舟曲的早餐主要是三眼峪泉水点的豆花。“八·八”泥石流掩埋了泉水。在灾害控制工程中,施工方一个接一个地挖出泉水,并埋设管道,以确保海峡两岸2000多人和县居民能够吃到更干净的泉水。为了方便村民打水、旅游和孩子上学,在沟渠两侧修建了跨沟渠的台阶和人行道,这样的台阶和人行道有10多个。
排水堤顶部将铺设一条宽度为5米的混凝土路面,以允许小型车辆通过。在排水堤顶部设置1.2米高度的安全屏障,防止人员从高处坠落。经过治疗,三眼峪将成为舟曲人放松和散步的主要场所。建成后的牌道地、休闲广场、植物园、体育公园等。可以在两侧修建,这将大大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修建泥石流遗迹纪念公园,让人们回忆死者,警示后代。
现在三眼牌堤防工程主体已经基本完成,进入最后阶段,而里面的封堵工程刚刚开始。
“看到这个溢洪道,我心里真的踏实了,以后也不用怕泥石流了!”张晓红,袁玉娥村人,舟曲一中三年级文科七班学生。她的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都遇难了,她幸存下来是因为她在陇南武都的一所学校上补习班。看着工人们忙碌的场面,她不禁叹了口气。
在小红的陪同下,沿着工程车辆行驶的土路向南,从城门出发,西至北街村,东至东街村,下一步是三眼村,反方向是袁玉娥村。面对这片平坦的土地,每一个舟曲人都会指着一块平坦的土地,用手臂画一个美丽的圆圈,告诉你熟悉的村名。
以前生机勃勃,二楼村民的砖混建筑一个挨着一个,村东边还有一些庄稼。此时正是麦浪翻滚收割的季节。田野里总有忙碌的村民,勤劳的村民亲手建造了幸福的家园。院子里种着柿子树,是葡萄架下乘凉的好地方。透过枝叶的缝隙,你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星星...
要不是村民们的表情,我都不敢想象这里曾经有几个美丽的村庄。
“透过闪电,我看到泥石流像一堵墙,像一个暴风雨的波浪,有十几米高,像一列疾驰的火车呼啸而过。”这是村民震惊的表情。
“泥石流长约5000米,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总体积超过200万立方米。流动区域被夷为平地,造成1493人死亡,272人失踪;泥石流涌入白龙江,形成堰塞湖,三分之一的县城被水淹没……”
当时房屋倒塌,到处都是悲伤和废墟。河流呜咽,植被悲伤地歌唱。这条长约5公里,宽约300米的泥石流带,粉碎了四个美丽的村庄,藏南农村的美丽容颜和各种幸福的避风港湾瞬间消失。
继续行军到三眼峪,步行五六百米左右。一条小路将三眼峪泥石流控制通道横向隔开。路的西侧是原城关镇政府和城关一小学。
再往前,溢洪道西侧被蓝色金属片包围的区域就是纪念园。位于泥石流冲击带中部,袁玉娥村原址上方。按照村民的意愿,为了让死者安息,他们没有再挖,而是采用了垫土施工。
纪念园是舟曲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纪念园的三个公园之一,主要为纪念舟曲泥石流灾害的遇难者和失踪者提供一个平台。
登上公园前的88级台阶,你可以看到纪念墙和纪念碑。纪念碑高8.8米,意思是泥石流灾害发生的8月8日。正面刻有“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纪念碑”字样,背面刻有悼词。纪念墙呈弧形,半包围纪念碑,长22.85米,高2.1米。泥石流灾害中所有受害者和失踪人员的名字都刻在上面。
纪念园分为三个空室,分别是纪念空室、过渡空室和sacrifice/き。公园总长度为57.5米,宽度为54.15米,面积约2590平方米。公园的绿化部分以常青树为主,突出了庄严凝重的主题。纪念园于2011年1月5日开工,3月28日竣工。
一路走来,除了繁忙的工地,可以看到宽阔平坦的地面,除了堆积的沙子和几处孤零零的废墟,什么也没有。
在这里,连废墟都看不见。不像汶川地震后的北川和汶川的地震博物馆,有灾难留下的痕迹。这里看到的场景都是重建场景。所有令人震惊的事情都不会令人震惊,只与希望有关。
目前,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工作已经完成,凤蝶新区住宅改造工程、旧城住宅改造工程、卫生服务站工程、秦王川转移安置区工程、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工程、生态环境恢复、工业重建、扶贫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省级建设和自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同时,舟曲特色加工业、贸易流通、服务店恢复等市场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走出纪念园,法国著名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英秀抗震救灾学术交流中心的设计理念映入眼帘。他说,这样一个纪念地附近的建筑必须含蓄而简单。
废墟留下的学术意义会逐渐淡化,但灾难留下的恐惧和阴影会代代相传,但会给灾难幸存者带来沉重的悲伤。
经历了那么多痛苦,我们还要坚强的活着,去完成亲人未完成的心愿。
最好的措施是逐渐掩盖废墟。多年以后,我们知道那些生命埋藏的土地下有痛苦和恐惧,但我们的痛苦已经逐渐固化,山上的活力会鼓励我们积极地生活。
2010年8月8日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没错,时间的流逝会冲淡很多想法和片段,痛苦最终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淡去,但记忆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生活继续,生活继续!
袁玉娥、三言、东街、北街等村庄正在崛起,对舟曲的信心也刚刚走过痛苦的边缘。
废墟和灾难需要纪念,但这是一座需要被遗忘的纪念碑...
标题:[陇文化]【文化·文学】舟曲,款款走来(报告文学)(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