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朗照江山和大海的青铜之月———读敏彦文诗集《相知的鸟》
本篇文章1176字,读完约3分钟
读闵燕文的《知音》,感觉他胸怀宽广。他仿佛是一轮照耀着祖国山海的青铜月亮:“这是一轮战国月亮/这是一轮石的月亮/这是一轮赵军的月亮/这也是一轮海伦的月亮”“这是一轮嫦娥的月亮/也是一轮安拉的月亮/它照亮了天/地、我的妻儿/祖国、山河、大海和花园”。闵先生视野开阔,目光很深邃,历史感很深。所以,我把他比作青铜月亮。闵燕文在他的家乡甘肃临潭度过了16年。在那里,他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多民族文化的影响:“这里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民族特色丰富,风俗独特,是农牧交汇的地带”,“在这里,农业文明和畜牧业文明相互交流融合,取长补短,与汉儒文化,汉佛文化,道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 回族伊斯兰文化与现代文明相遇碰撞”(《知音鸟》诗集里所包含的诗歌和诗词已经超越了回族的伊斯兰文化,诗人的信仰也不再是纯粹的上帝,因为他也认同释迦牟尼、耶稣、王堂、嫦娥,其实诗人的最高信仰是多民族成员的祖国。 现在在很多报纸和网页上浏览诗词时,很少会碰到“祖国”这个形象或词。但是,在诗人闵的心中,祖国的地位是非常崇高、非常神圣的,“祖国万岁!祖国万岁!!”闵燕文在他的长诗《回族的祖国》中引用了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有泪水/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坦率地说出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唱出了一首民族团结的大歌谣。作为诗人,闵燕文对民族和祖国的概念有着清醒的认识。“对回族人来说,我们的母语是汉语,不像其他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独立于汉语的母语。作为回族,我从小对汉语充满敬畏...对母语的恐惧是造就所有诗人的文化和血缘基因”(《知音之鸟》)。要理解闵燕文的诗,就要理解他对汉语的敬畏。
读闵燕文的《知人之鸟》,感觉他热爱自然,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甘南草原的菊花、马兰花、油菜花、喜鹊、雄鹰是诗人关注的对象。“菊花的芬芳深入骨髓”(《地上的牛奶:月光》),“九月,独开的菊花如掌中的灯”(《九月独开的菊花》),“孩子从油菜田里跑出来/长满金花/一只美丽的蜜蜂/生来心地善良”(《孩子从油菜田里跑出来》)...诗人总是以歌颂真善美为己任。在《大地上的牛奶:月光》这首诗里,诗人给我们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我还听说一个/老师,刚毕业刚开始工作/还只是个含苞待放的少女,却因为拿不到工资/饿了,吃了学生的干粮/被蒙蔽了双眼,羞愧地上吊,想开的花悄悄从爱人的手心滑落。”这个故事触动了诗人闵的敏感神经,他是一个有良知的诗人,用怜悯和同情的目光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清真寺和宝塔并列的甘南,诗人很多,有几个在甘肃乃至全国都很活跃。他们炫耀自己的个性,就像牦牛和羚羊竖起尖角一样。闵燕文不跟风。他的诗充满了个人特色,因为他融合了几种文化。诗人和他的诗歌的个性是草原上的祈祷旗,也就是蓝天上飞奔的雄鹰。“它是一朵云/但它不受风的控制/它在漂流时变成悲伤的线”(一种爱)。
标题:[陇文化]朗照江山和大海的青铜之月———读敏彦文诗集《相知的鸟》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文摘:一辈子能写多少信
下一篇:[陇文化]通渭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