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甘报故事】“百花”园里敦煌梦
本篇文章1784字,读完约4分钟
在甘肃,虽然大部分地方干旱少雨,但在甘肃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无论城乡,养花、爱花、赏花的人还是很多的。我觉得这些耀眼芬芳的植物是甘肃的奇观之一。只要有阳光、空的空气和雨水,这些最常见的植物就能茁壮成长,供人们享用。由此我恍然大悟,为什么我们甘肃的民谣叫花的真谛。于是,我想起了甘肃日报里那份珍贵可亲的百花园。说实话,百花,对于我们这些老作家来说,是我们一路成长的亲密伙伴,滋润着我们的写作生涯,激发着我们对生活的自豪感。
回顾改革开放之初,百花副刊被春风副刊改版,春风一度吹我们。那时候春回大地,文艺报刊寥寥无几,鲜花成了新的苗圃,吸引、鼓舞、滋润着一批种花人、赏花人、护花人。种花赏花的人,努力弥补多姿多彩的春天,伏案写书,研究水墨三春雨,吐槽花的四季,不仅与花同呼吸,同命运,更是比文字更重要的心灵洗礼。因为甘肃日报离我工作的单位只有一个巷,而且离我很近,所以我在投稿和发稿的时候经常和副刊的编辑零接触。时至今日,我常常怀念那些兢兢业业、毕恭毕敬、才华横溢的老编辑们,如、吴、梁、纪晓阳、李叔邦、许巍等人,臧作品的不凡谈吐令人难忘。我记得有一次,大概是1994年初,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很快在兰州举行,这是我们在甘肃的荣誉。当时很荣幸收到百花副刊的稿子,采访了《丝绸之路》《花雨》的编剧赵治勋,以及该剧的编导鱼目。当时老赵是甘肃剧评组的专家组长,很忙。我把他堵在文化馆的一个大办公室里。工作快结束时,几个年轻的剧作家吵着要他给他们治病。他们去农民巷的一家餐厅试新疆烤包子,我被他拽着。当我品尝到美食的时候,才知道老赵的两本书已经出现在这个大型的全国艺术节上了。想一想,一个全国性的艺术盛会,一个国内外名家作品集,一系列好剧。在百花争春的激烈竞争中,他弟弟可以同时演两本书和两部剧。不容易啊!
虽然赵治勋已经去世多年,但他对甘肃艺术事业的特殊贡献永远值得怀念。当时作为一个一流的编剧,他从来没有舒舒服服的睡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变老了,勤奋了。在《丝路花雨》之后,他写了一部大型民族舞剧《赤库吟》,以敦煌壁画为素材,歌颂了一位为了实现美好理想而历经磨难、吃苦耐劳、英勇牺牲的少年英雄,用浪漫主义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舞剧参加了首届西北艺术节。之前还写过敦煌朱珠、阳光古韵等音乐舞蹈剧本。1995年还与他人合作,创作了大型花剧《月亮上的牡丹》,反映了回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勇气和灵魂。这部华尔戏是当时省剧团和临夏歌舞团联合演出的,获得了少数民族表演特等奖。例如,该剧编剧之一、甘肃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同志回忆说,没有老赵的努力,就不会有大型花剧《牡丹亭》。作为诗人,他还出版了诗集《星花集》和《莫高窟婚宴》。在他的一首诗中,他写道:到了敦煌,一提到石窟,他就觉得自己是兄弟,有着共同的民族自豪感。啊,重新回到一个幸福的国家。尽管屡遭挫折,但你敢于把生命交给老虎,你一定要让敦煌梦想蓬勃发展,拥有灿烂的朝阳。看了这样一首诗,我也很激动。采访结束后,我写了《敦煌之梦》,交给干宝百花出版。
不久,我采访了《丝路花雨》的编辑之一牟宇同志。牟宇正在策划和导演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的大型表演《黄河潮》。我看到他大汗淋漓,在排练场吃零食。他的同事说,他在“黄河潮”开幕式上为安排精彩独特的大型歌舞失去了一个圈子。他自己说当导演的时候,一股莫名其妙的暗流把他激起来了,他晚上睡不着。在极度紧张的排练中,他从不松懈。
1994年金秋,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在兰州成功举办,让甘肃众多默默无闻的艺术家脱颖而出,牟宇就是其中之一。曾编导数部大型舞剧,包括《丝路花雨》、《天马行空》、《苏武牧羊》、《对万佛峡的爱》。也是甘肃作协会员,写诗写剧。当时牟宇的访谈《求艺求文》就写在百花上发表了。令我高兴的是,他鼓励我参加黄河潮汐开幕式上的第一次征歌活动。所以,我也就趁机凑趣,冒昧写了一首歌。我有幸被著名作曲家、中央乐团团长刘从七、八十首精选出来作词。在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宣布开幕式后,中国武警歌舞团著名歌手聂建华演唱并演唱:冰嘴三开惊山,满江银疙瘩来了
春潮滚滚,激动人心的心曲在千里之外落下。
时光飞逝,岁月悠悠。对于有良知、有成就、有贡献的艺人,相信鲜花不会被遗忘。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甘报故事】“百花”园里敦煌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群山迷人
下一篇:[陇文化]【百花】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