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慈禧太后文化学养不高 所写的谕旨错字连篇
本篇文章1642字,读完约4分钟
纵观野史或现代人写的文字和论文,慈禧太后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才女,有媒体称赞她的画令人惊艳。但细看她亲戚的密令和抄佛经,就会发现她不仅没有书画基本功,而且文化水平有限,写出来的诏书都是错别字。
历史上记载慈禧学识渊博
学识渊博。曾经参加过慈禧太后的德灵说,慈禧对中国古代史和著名编年史或传说的研究确实有些超出了普通人的能力。曾经画过慈禧太后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说,她不仅能写诗,还能写出清新、不凡、颇具规模的风格;也可以用文言文写文章,努力写,一千字。你真的是个难得的人才,能像背几件宝贝一样背下来。
从事古诗词工作。徐克在《清钞》中清楚地描写了慈禧太后的试帖诗。从徐克诗歌中的两篇试帖诗可以看出,这些词不仅工整,而且很有艺术性。
擅长书画。《清钞》里也有记载,她擅长书画,喜欢做碎字,还抄小楷法文帖。你Xi画古松,他的钢笔很旧了。清末学者费行健也说她的书法很有技巧。美国画家卡尔盛赞她能塑造出一个大人物,被赐予的人都是珍贵的,和宫璧一样,被认为是世界上太后书法的宝贵财富。她虽然是汉源人,但画的只是五颜六色的花草,精神和生命一样健康。清末,宦官辛明秀回忆说,太后喜欢写“龙胡夫首”这个字,气魄很大。
慈禧的原著反差很大
但是我们看到的慈禧太后的一些真迹,和上面说的字画有很大的反差。
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打了一场?在联合发动心有政变之前,她亲自起草了解除肃顺等人职务的秘密法令。
从这个密函中,不难看出慈禧太后的文化素养其实并不高。第一,字写歪了,看不出什么书法技巧。其次,她的文笔和文化基础都不好。秘谕共有237个字,其中错别字12个,多达16个,不少句子不通顺。比如入城后,是(重)传丞相龚亲王赞项正(政)事,是(时)否,请其弟议之。23个字有4处明显错别字。第三,她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她要求七兄弟(指奕譞)在她的密令中重写。
将以上真迹与慈禧太后传世的福寿龙虎纵轴相比较,谁都一眼就能看出来,绝非一人所写。
世界上大部分的发行量都是代笔
在我看来,世界上流传的所谓慈禧太后的真迹书画,虽然有慈禧太后御笔之宝,但顶多是赝品。
首先,从书画技巧、技法分析。书画都需要基本功,所以说书画同源。由于慈禧太后的文笔书法并不完美,她的画不太可能有精湛的造诣。
第二,分析慈禧太后的书画数量。《清稗钞》说她喜欢大人物,用字如张玉腊剑,蜀龙何,等等。她有几百岁了。这么大数量的书法作品,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壮的慈禧太后,可能一个人完成不了。
第三,从慈禧太后的身高体型以及写书写画所需的体力来说。卡尔说,1903年,她看到泰厚,就像捧椽一样捧着他的笔,最后在一个大砚台里。看到墨水的颜色已经浓淡不一,我扔掉书,一笔就走了。全字可长达四尺,可用于“福寿”等词。文笔极强,不作女人的气息。不过根据清宫保存的老照片,慈禧太后并不高,大概1.60米左右。一个68岁的矮个子男人的体力怎么支撑她挥四尺宽的大人物?
第四,分析慈禧太后绘画的形式和风格。徐克记录道,她不擅长使用正确的和相似的工笔,她的绘画风格是写意。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各种带有慈禧太后御笔之宝的画,却恰恰是笔画精准、细腻逼真、线条流畅的工笔画,而不是竖笔飞墨色的写意画。他们的绘画风格有明显的差异。
第五,早就有人指出,慈禧太后的书画不是作者而是被拿刀的。徐克指出,在业余时间,她试图吸引粉丝,并为部长们树立榜样。给不了就找鬼。一个是为方伯在姚彦的小姨子服务,一个是苗家辉,苗中书家玉在云南的妹妹。苗家辉多次指出,慈禧太后亲自挑选了18位最优秀的画家,他们唯一的职责就是为慈禧作画。这些画家分成三组,每组每月为她画十天。太后把自己的名字印在这些画上,然后让翰林院的院士们附上几首相关的诗。每当皇宫举行宴会时,她就把这些画送给别人,好像都是她自己画的。
作者在这里指出,慈禧太后的文化不是很高,主要是想让大家认识一个真正的女人。与清廷其他后妃相比,慈禧太后在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上仍是佼佼者。
标题:[陇文化]慈禧太后文化学养不高 所写的谕旨错字连篇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