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本篇文章2808字,读完约7分钟
文/张维迎
理解危机可能比简单地提出对策更重要
世界充满了不明确性。 这是一句老话,今天说起来更深刻在心里。 一年半前,中国公司家对中国经济景气的信心指数达到了8年来的最高点。 截至2008年初,公司信心指数仍处于8年来的最高点。 但是在年末,这个自信指数下降到了8年来的最低点,远远低于8年以上的任意时间。 中国经济学家的自信指数也类似。 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信心的崩溃比中国公司家早一个季度。 今天,中国的公司家和中国的经济学家都不容易再保持一年前的乐观心情。
公司自信的一些变化确实是中国经济变化的真实写照。 过去12个月来,中国工业增加值指数的一些变化有两个主要特征。 第一个特点是增长速度下降非常快,所有公司都在,好像在犯错误。 第二个特征是重工业的下跌速度远远大于轻工业,也就是生产资料工业的变动远远大于费用资料的变动。 这两个优势也是所有经济衰退的第一特征。 应该说我们的经济已经进入困难时期或者出现了增长衰退。
中国经济的一些变化是世界经济变化的缩影,但我们的问题有点落后。 现在大家正在讨论。 中国经济什么时候能走出低谷? 底部在哪里? 有人说v型,有人说u型,有人说w型。 最悲观的说法是l型。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想你必须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次全球经济衰退。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但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这次危机是由市场失败引起的还是由政府失败引起的。 换句话说,看不见的手出了问题还是看不见的手出了问题? 带来对当前局面的不同理解和回答当然也会导致政策上的不同选择。 而且,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政策选择,还关系到未来走向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经济学的未来方向。
西方经济界通常把市场信仰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信仰,不相信市场经济,这是以前流传下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二个层次是怀疑主义、动摇、有时不相信,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就是主张政府介入主义的经济学第三个层次对市场经济非常有信仰,但必要时也认为政府应该介入市场。 这是芝加哥学派。 弗里德曼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使经济摆脱低谷。 第四级对市场是坚定不移的、完全的信仰,这是以米塞斯和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但这个学派现在的代表人物最在美国。
这次经济危机也有人归结于市场故障,特别是经济自由化带来的结果。 确实,危机发生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干预政策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大行其道。 但是,事实和逻辑上的分解表明,这次危机与其说是市场的失败,不如说是政府政策的失败。 与其说公司界的人事过于贪婪,不如说是掌管货币的政府高官决定了失误。 我认为这场危机可能是复活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彻底埋葬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机会。
重温奥地利学派对大萧条的解释
让我们回顾80年前发生的大危机。 这次危机发生的背景与那次危机不同,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但确实有很多类似的特征:危机前,另一方面,技术革新、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高速增长、价格水平的稳定和下降,似乎都是正常的。 另一方面,银行信用继续扩大,流动性过剩,贷款利率低,固定资产投资强,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似乎难以持续。 1990年代开始的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和1990年代后半期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前也有同样的特征。
有人预测1929年---1933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吗? 是的,有两个人。 而且,只有两个人的身体。 虽然他们没有指出正确的时间。 这两个人一个是米塞斯,另一个是哈耶克,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领袖,曾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们之所以能预测1929年的经济危机是因为有更科学的商业周期理论。 根据他们的理论,20年代的联邦储备系统实行持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设定得非常低,信用规模膨胀,最后结果必然导致大危机、大萧条。 为什么会这样? 由于利率过低会扭曲资源配置信号,公司开始投资本来不应该投资的项目,特别是重工业和房地产等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利率的反应非常敏感。 过剩流动性导致的股票市场泡沫进一步助长了固定资产投资热潮,投资过度扩大。 越来越大的投资诉求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的上涨,投资价格上涨,最后说明原来的投资没有利润。 政府不能像以前那样继续扩张性政策的情况下,股票和房地产泡沫崩溃,原来的资金沉淀在不能兑换的固定资产(现场和不动产等)中,资金突然不足,投资项目相继中止,发生了大萧条。 米塞斯和哈耶克们认为,在任何经济中,人为繁荣一定会伴随着巨大的衰退。 大繁荣和大衰退是硬币的两面。 他们的理论还告诉我们,为了评价经济是否过热,不仅应该看价格水平是否上涨,还应该看利率水平和信用扩张。 从信用扩张到价格水平上升有时差,在通货膨胀发生之前会出现经济衰退。
与米塞斯和哈耶克不同,凯恩斯认为大萧条是比较有效的诉求不足引起的,比较有效的诉求不足的原因是居民储蓄太多,公司对未来过于悲观不想投资。
1929年至1933年的大危机产生了凯恩斯经济学。 大危机后的30年代,奥地利学派和凯恩斯主义都有可能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但奥地利学派被边缘化,凯恩斯主义获得了主流地位,统治了经济世界几十年,一直被怀疑到80年代。 为什么凯恩斯主义会成为主流? 简单来说,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理论依据:申诉不足,市场失灵。 处理的方法是政府介入市场,增加诉求,从经济衰退中获取经济。 奥地利学派认为经济衰退是市场自身调整的必然过程,有助于解放经济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政府干预只会使问题恶化。 实际上,如果不是胡佛政府的介入(包括扩大公共投资、限制工资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法等),那种危机就不会持续那么久。 所以,政府最喜欢凯恩斯主义。 当然,很多经济学家也喜欢凯恩斯主义。 因为如果凯恩斯主义是对的,政府会为经济学家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如果奥地利学派是对的,经济学家在政府就没事了。 他们主张不介入,市场自行调整。 经济学家也是个有好处的人,我认为凯恩斯主义能走大路也是重要的理由。
在此背景下,让我们用格林斯潘1966年写的《黄金和经济自由》来说明30年代的经济危机。 他说,在商业活动中发生轻度震动的情况下,联邦储备系统印刷了越来越多的票据储备,以防可能发生银行储备不足的问题。 联邦储备系统取得了胜利,但在这个过程中,几乎破坏了整个世界经济,联邦储备系统在经济体制中创造的过度信用被股票市场吸收,刺激了投资行为,带来了荒唐的繁荣。 联邦储备系统试图吸收哪些额外的储备,最终成功地抑制了投资带来的繁荣,但太晚了,投机带来的不平衡大大抑制了联邦储备系统紧缩的尝试,最终导致了商业自信的丧失。 结果,美国经济崩溃了。
格林斯潘40多年前大萧条的上述说明与哈耶克80年前的说明相同。 遗憾的是,几十年后,格林斯潘的行为可能与他批评的当时联邦储备系统的行为没有很大差异。 执政者和在野者的行为习惯大不相同。
标题:【财讯】张维迎:彻底埋葬凯恩斯主义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