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 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甘肃经济 > 【财讯】景德镇“瓷都大师”幻灭:100万的瓷器卖20万都没人要

【财讯】景德镇“瓷都大师”幻灭:100万的瓷器卖20万都没人要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29 12:12:01 阅读:

本篇文章6233字,读完约16分钟

推荐阅读:

拜访景德镇“瓷都”:大师的幻灭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芳|江西省报道

笼子:陈栋

(本文发行于《中国经济周刊》年第三十一期)

年,景德镇街头,六线镇模板,破烂,凹陷的主干道,狭窄,肮脏的街道,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空中杂乱的电缆,城墙老化,小屋碎片……。

这个城市的失败,是容易幻灭的初访问者对陶瓷艺术的憧憬,对其定位“与世界对话的城市”也带来了荒谬感。

过去十年,胡说八道和幻灭,这种元素在以“瓷都”闻名的地级市交替上演。

空荡荡的胡同、关门的瓷器店、纷纷撤退的画师……泡沫破灭后,景德镇的“大师瓷器”市场陷入了历史的冰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郭芳|摄

冰点

景德镇莲花糖街本来就是陶瓷大师的作品,最红的时候,一家店很难买到。 现在艺术陶瓷撤退了,莲糖街变成了杂货街。

走在景德镇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倒闭的陶瓷店,即使是少量营业中的店,门也是雀生意惨淡。

这和五年前的情景大不相同。

2008年至2008年,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经历了空前的繁荣。 那时,无论是大师的从业室,还是藏家的藏馆都可以形容为“门庭若市”。 来自全国的商人名流在这里排队付钱。 现在这样的盛况一去不复返了。

上次市场的繁荣是从哪一年盛行的“雅受贿”开始的? 上司们买瓷器的目的不是附加值而是送礼物,生意越大礼物的诉求就越高。 地产商是诉求最高的集团之一,购买亿元瓷器的房地产商数不胜数。

“我接触过很多所谓的陶瓷玩家。 他们自己对艺术不是艺术的事件没有意思。 这就是秩序紊乱的原因”艺术陶瓷企划展人贺亮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采访。

他所说的“秩序混乱”,是以“大师”为名定义并定价的艺术陶瓷市场,也被称为“大师瓷器”市场。

年初,《中国经济周刊》发行了深度报道复印件《瓷器官场商务》。 本文揭示了景德镇艺术陶瓷寄生于官场的灰色经济,以及由此产生的繁荣和荒诞的“主瓷器”市场。 繁荣的背后是荒诞大师的量产机制,以及他们量产的仿制品、赝品和劣品。

因为“大师瓷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疑问。

真正致命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相继颁布,之后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 这场斗争很快波及了与“雅受贿”相暗合的艺术陶瓷市场。

艺术陶瓷领域的拐点来到了这一瞬间:泡沫刺穿,市场降到了冰点。

泡沫

7月的一天,省级陶瓷巨匠沈家明整天在办公室,一个人也没参加。 他哀叹《中国经济周刊》的记者,市场非常低迷,已经两个月没有交易了。 "半年一个也卖不出去的人也很多. "

价格又跌了一千丈。

“除了腰斩,腰斩”陶艺家徐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最有名的国家级大师(简称“国家大师”)的作品现在对折腰斩,其他国家大师的作品基本上对折两三折,腰斩。 这个已经好了。 不到国大师这个水平就更难了。 很多人没有了“脚板”卷着被子出去了。 ”。

接受采访的大师们哀叹现在的情景惨淡,市场价格普遍下降。 但是很少人愿意承认自己的作品也降价了。

市场严重萎缩,一点支撑也没有的大师和画师被迫跳槽。

根据业界相关人员的估算,跳槽、退场几乎占一半。 跳槽的大师和画师,有人投资成为股东,有人炒股成为股东,有人开酒店和餐厅,有人开服装店,有人外卖。 最有趣的是,也有人从景德镇陶瓷大师直接转换成杭州美容大师,以艺术大师的名义挂牌上课。

有些跳槽的人恢复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鼎盛时期,卖蔬菜的人、卖衣服的人、开黑车的人等各行各业的人,一天都没画过画,一会儿就成了大师”沈家明说,他最看不到的是哪个外行进来的人评价大师? 这非常不公平。

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圈,明显黑暗也忽视了这一现象,也导致收藏家的流失和陶瓷价格的直线下降。

徐杰说:“一位大师过去卖了20万元瓷器,现在卖了2万元。 本来卖一百万元的瓷器,现在二十万元也很难出手。 ”。

景德镇的艺术圈流传着关于价格泡沫的各种版本的故事。

购买某个艺术家作品的买家,比如用100万元买的,现在想用100万元卖给他,但是艺术家拒绝,降到50万元卖给他还是拒绝? 于是,买家做了一个大横幅挂在街上,说骂这位艺术家的是骗子。

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景德镇花了2亿元买了瓷器,回来后据说这些瓷器是假的。 于是,他叫大师们来开会协商,希望他们以六折的价格收买这些瓷器回去,结果现场没有安静的声音。

“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这个价格”徐杰说。

当地有关部门没收了1700箱陶瓷,他说:“办事员认为这么多东西无论如何都有1000万美元以上的价值,但最终拿去鉴定的是600万美元以上,很多都不值得。”

托市

“今天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市场真的很糟糕,这是历史的最低点吗? 不,因为有些人还抱有幻想。 ”贺亮说,“市场不是人的意志而是下跌。 但是,即使这样摔倒,也敢于在这个时候触底,还有向上的资本。 ”。

沈家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最近两年,景德镇陶瓷市场出现了新现象:知名拍卖企业在景德镇设立点,与艺术家合作,艺术家们的作品想拍什么,付多少钱,拍摄艺术家想要的价格。 “但事实上,我知道拍卖企业卖不出去。 ”。

陶瓷艺术家王晓峰也经常收到这样的消息。 “我想什么价格都拍。 请给他钱。 ”。

这很滑稽,但真的很想艺术家付钱这么做。

据说确实有有名的老师傅,把钱和作品交给了拍卖。 “他要求自己的作品一定要维持在那个价格范围内。 这是艺术家的“梦想”,有钱当然可以为“梦想”付出。 ”。

贺亮认为这是最后的去骨疗法,是去除艺术家骨头上的肉。 "市场上的钱已经赚不到了,所以赚了艺术家的钱. "

过去几年,景德镇的艺术陶瓷陆续销往全国,销往世界各地。 将来的某一瞬间,有些人担心这些陶瓷会聚集在景德镇,在店里随便挑一堆陶瓷。 "那将是最悲惨的场面. "

另外悲观的看法是,“主瓷器”将来可能会大量出现淘宝价格。

但是,接受采访的大师们几乎不承认这个评价。

沈家明认为大家确实在观望,但艺术陶瓷市场和股票市场一样,下跌,总有一天,山谷后再次迎来高峰。 "新的繁荣打破了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 "

高峰

模型的革新还很远。 谷底陶瓷艺术界的人有很多时间回忆当时。

“那时真的很繁荣! ”王晓峰感叹道。

其中的艺术家,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这种繁荣。 王晓峰也不例外。

那时青年艺术家王晓峰住在景德镇的偏僻农村,他父亲从北方老家第一次来景德镇。 他告诉父亲,他可以赚钱。 “我父亲不相信。 因为我不像从小就能赚钱的人。 其间,他每天和我在一起,看我中午画画,晚上能画画,一天能画五六件瓷器,一万元一件。 他吓了一跳。 这真的能赚钱。 ”。

陶瓷瓶卖了一万元时,他认为价格合理,他的艺术水平中等,能力比不上他的人,瓶还卖了三四万元。 但是当他的瓶子价格也上涨到3万元时,王晓峰开始感到压力。 “为什么? 三万元一个,一天画五个就十五万元。 景德镇市委书记一年的收入都比不上我一天的收入,但我的思考能力,我付出的劳动一定比不上他。 这不太合理。 ”。

事实上,景德镇的市委书记许爱民可能也在考虑同样的问题,所以他也在之后加入了大师的评选流程。 年,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委立案调查许爱民严重违反纪律问题时,在其中玩弄虚假,骗取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荣誉。

基于朴素的价值评价,王晓峰认为收入和支付应该保持平衡。

“3万元一瓶,你必须画无缺陷,没有洞就无法建立自己的心理联系。 ”。 王晓峰说,因为对作品要求越高,所以后来画画得越慢,有时一个月就画一个。

从圈子里人的角度来看,繁荣时期,像王晓峰一样一天画五个是很正直自律的艺术家,其他人一天能画五十个,越来越多。

那个时期,大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流水线生产。

徐杰说,画梅兰竹菊的大师一天可以画100多件,他的作品被炒到300元一件(编辑注:“件”是陶瓷大小的规格单位,瓶子分为150,200,300件),200件瓶子6万张。

“年前的几年,景德镇大师们的产量特别惊人,一个大师后面有10个左右的个体代笔的现象很普遍”徐杰说:“很多时候,经销商推大师去,经销商打开销量后,大师作品。

但是沈家明说,大部分经销商的水平不高,他们急于功利,对艺术家的打击非常大,“有些等级的艺术家不会迅速发展经销商模式”。

“这个市场有多好? 比如,买家来买瓷器,没有现成的瓷器就没关系。 多少钱? 他买十个。 也不谈判。 钱先付给你。 ”。 贺亮举个例子,他拿着客人在年合同上买的瓷器,去年才画完。

“最爆炸的时候,大师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上市企业,净利润比上市企业厉害得多。 ”。 王晓峰感叹道。

在景德镇坊间流传: 2008年至年间,景德镇大师们的个人收入震惊了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部门监视了大师们的个人账户。 “数亿美元的账户屡见不鲜,囤积的钱很可怕。 很多艺术家一年挣三千五百万美元很容易。 ”。

一位大师去南昌买店铺,一排店铺1亿3千万元,一次不付几次。

那个时期,大师们的年收入高达数千万。

艺术家们在放油,但税金不太容易收。

景德镇的破败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地方财政的薄弱,该市的财政总收入长期位于江西省的最后。

“一段时间,景德镇有关部门严格调查艺术家们的个人所得税,甚至规定评选大师的标准之一是纳税额。 艺术家们只能支付附加费。 ”当地税务部门相关人士在《中国经济周刊》上明确表示,一位艺术家追缴了数百万元的税金。

追缴额的多少成为大师评选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然,纳税额与大师的艺术水平无关。 因此,在大师量产的时代遭遇了很多恶毒的疾病。

大师

景德镇盛产大师。

前几天,形容了大师量产的盛况。 “墙倒塌了,撞到了10个身体,7个人是大师”。

现在在景德镇,“大师”简直成了骂人的称呼。 你叫谁大师,他可能会回敬你“你才是大师,你们全家都是大师”。

仅大师的种类,从省级大师到国家级大师,不同机构组织选出的多种多样的大师称号就有近20种,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以下称为“高工”)、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技能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名目繁多的大师中,最被认可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次是中国陶瓷工艺大师。

“大师”这个称呼是艺术陶瓷价格的放大器。 不同级别的“大师”对应不同的价格。 如果一个省级大师当选为国家大师,他的作品的价格一夜之间就会翻倍。

“当大家意识到大师称呼的黄金量、市场和社会价值时,权力介入的正式审查取代了艺术的审美,大师文化开始异化。 ”。

大师也被异化为激发个人和部门利益的工具。

在景德镇,艺术圈流传着“用百万元买省级大师,用数千万元买国家级大师”的公开秘密。

沈家明说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必须在这个圈子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想取名的江西陶瓷工程师直言不讳地说,他的“大师”帽子是花钱买的,“不花钱就不能轻易评价”。

在大师的评价体系中,这是低级大师称号。

但是结局总比没有好。 “即使画得很好,如果不戴‘大师’的帽子,画就卖不出好的成本。 如果有“大师”的帽子,而且画得好的话,就更好了。 ”。这个江西陶瓷工程师说。

滥用这种公权力背书、在市场上获利的评价表彰,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警惕。

年末,民政部通报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举办的第三次违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审查活动的情况。 几年前,“中国陶瓷艺术家”的评选因国家有关部门的整理整顿行动而取消。 国家撤销后,区域协会擅自选出,违反自然。

贺亮认为,在繁荣时期,陶瓷市场认定官方背书的重要性,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是看谁背书。 然后,大师选择的各种猫被公开化,官方背书失效,大师瓷器市场的泡沫被打破,市场就没落了。

大师选择的热度在下降。 年5月公布的结果显示,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师评选景德镇有8名艺术家。

“景德镇提出的都选择了,这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没有应聘的人后悔了。 ”。 沈家明说,这被视为成本最高的初级国家大师评选,市场热度明显下降。

上述江西省陶瓷技术人员表示:“现在进入了竞争实力的时代。 泡沫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果没有真正的才能和学识,大师的称号几乎没有用”。

“但还是有人在听。 给大师,能给我多少钱? 不评价吗? 市场这么下跌,还不评价就卖不出去了”贺亮说。

因为之前的繁荣而赚得满钵满的大师们,即使下半年瓷器卖不出去也不会威胁生活。

沈家明坦言:“无论秩序混乱还是不公平,我们能得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至少陶瓷艺术登上了最盛行的末班车。”

但是,真正受到影响的是刚卖铁,用高利率贷款评价大师后,市场衰退的部分和对这个领域有热情的青年们。

王晓峰认为,当整个社会对这个领域失望时,这种影响是致命的。

腐败

失望是因为持续爆炸的丑闻。

年2月,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许爱民因严重违反纪律被立案审查,审查的许多问题之一是“欺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荣誉”。

年,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被选为中国陶瓷技术大师,当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业界也有人公开质疑他的选出大师“程序不合法”。 据相关人士透露,江西省向北京提交的35人名单上没有许爱民。 但最后公布的名单上列出了他的名字。

“官员参加大师评选也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加速了大师泡沫的破灭。 因为引起了警戒和疑问”徐杰说,在大师瓷器的鼎盛时期,国家大师的瓶子可以卖450万元。 “这是财富合法化的最好手段。 ”。

在《中国经济周刊》发行的《瓷器官场商务》文章中,景德镇瓷器社团的人在《中国经济周刊》上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官员画了瓷器,送到藏家卖场销售,定价6万元。 第二天,他带着委托工作的人一起去看那件瓷器,说:“这件瓷器真好。” 委托他工作的人默默地赶紧寄给了他,瓷器就回他家了。 第二天,他又把那个瓶子放在柜台上卖了……。

这个官员正是许爱民。 当时的采访对象说:“根据官员的特殊身份,我不知道他卖的是作品还是权力。”

在景德镇,艺术陶瓷和官场腐败的暗合在党十八大后发生的反腐败高潮中层出不穷。

大师们因为卷入了落马官,被纪委叫去协助调查,“很多人被叫了好几次”。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前副主席苏荣事件在景德镇陶瓷艺术圈涉及非常广泛。

从2008年到2008年,苏荣主政江西省景德镇艺术陶瓷市场处于最鼎盛时期。 几年来,《中国经济周刊》的记者采访了景德镇,大师们最喜欢的是“苏荣书记家放着我的作品”还是“姐姐最喜欢我的东西”?

“于姐姐”是苏荣的妻子,景德镇的常客,喜欢艺术。 她在景德镇的身份是景德镇陶瓷艺术文化研究所艺术顾问。 景德镇,人们夸大地描述了她对陶瓷收藏的狂热:姐姐从景德镇引出来的一些瓷器皮里装不下。

“于姐姐”喜欢瓷器,江西省的官员和商人们也很喜欢。

苏荣落马后,纪委办事员从“于姐姐”家找到的陶瓷收藏品数不胜数。

苏荣事件引发的江西官场地震加速了陶瓷泡沫的崩溃。

徐杰说,江西南昌是景德镇瓷器的大储藏地,大量瓷器在江西人手里,特别好的大部分在江西官员手里。

贺亮说:“气球吹这么大的时候,一扎它,破了也不是漏气,而是像爆炸了一样——破裂了。”

但是,即使在市场最不景气的情况下,也有真正不受大环境影响的艺术家。 “像龚循环明一样,他不评价大师,但一直很受欢迎,景德镇也确实有完全走实力派的艺术家。 ”。

他们认为泡沫会崩溃,但陶瓷艺术不会消失,新的陶瓷审美秩序应该尽快重建。

(应采访对象的要求,文中贺亮、沈家明、徐杰、王晓峰是化名)。

年第三十一期《中国经济周刊》的封面

全天候滚动播放最新的财经信息和视频,越来越多的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备受关注( finance )。

标题:【财讯】景德镇“瓷都大师”幻灭:100万的瓷器卖20万都没人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