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大山里的端午
本篇文章1182字,读完约3分钟
我的家乡在隆中农村,是一个山的世界。端午时节,树木早已青翠,草长莺飞,山野成了绿色的海洋。
绿色为各种生物提供了天堂,尤其是成群的牛羊。也许是因为他们,端午节有“指山高”的习俗。这个习俗是全村人赋予牧羊人的光荣使命,可能是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祭祀有关的祈福活动。在我们的家乡,猪头山的山脊上有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叫高高山沃尔。离这里不远,有一个唱戏的平台。几年前,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了埋在地下多年的蝎子。据老人说,当时是用来搭建舞台的。
每年端午节前,牧羊人都开始努力为5月5日做准备。他们隔三差五捡了些好柴火,开始在高山窝里积攒柴火,也叫搬“高山”,盖“高山”。“高山”不是一座大山,而是建在山顶上的一堆柴火,上面有许多树枝和草。直到端午黎明明,牧童才在腰间吹起了羊角。响亮的号角声响起,全村人放出圈里的牛羊,牧童大叫着追上高山窝。牧童点燃了“高山”,然后围绕着“高山”举行了一场狂欢
端午节的早上,村边的草地上满是用露水洗脸的孩子。他们拿着毛巾收集村外草地或树叶上的露水。端午节一定要用露水洗脸。据说用这种露洗脸,不会酸痛,不会生病。这个季节的艾草特别茂盛,避开它还是会弄湿鞋子和裤腿。然而,即使是湿漉漉的大人也不会在这一天责怪孩子。同时他们会带回来一些柳枝插在门上和窗台上,顺便摘一些带露水的野草莓回家一起吃,很新鲜!洗完露脸,开始吃早饭。最好的一餐是油炸韭菜配薄馒头和熏肉,还有吃粽子。山民的粽子远没有城里人的粽子精致。只是一些放了蜂蜜的冷米饭。蜂蜜曾经是个稀罕物,因为我的家乡虽然是蜜蜂的天堂,但是五月初没有新的蜂蜜,蜂蜜是大人带着孩子留下来急用的。比如老人生病生气了才拿来当药用蜂蜜。现在村里大力发展养蜂,蜂蜜成了家常便饭。
当露水被太阳赶走时,我们的节日大餐就结束了。大人给孩子系上亮丝镯子,因为山里的孩子经常出没在草丛树林里,所以据说可以避开蛇和昆虫。
家乡有句调侃的话“你过了多少个端午,玩过几个簸箕”。“尘尘盘”也是端午节时一种特殊的除尘驱虫活动。一些村庄还发展了通过在孩子鼻子上涂抹底灰来驱除流行病和辟邪的习俗。
住在县城里,很怀念小山村里响亮的喇叭声,洗露水脸的喜悦,粽子的甜蜜。我难过的是,现在我已经过了毋庸置疑的年纪,父亲是阴阳相隔,母亲是白发苍苍,人生容易老去。回想起小时候躺在草地上看着飞机飞过天空,想象着山外的世界,听爸爸讲端午节“簸箕”和“点高山”的由来,端午节突然变成了一缕乡愁,妈妈“吃”的叫声像洪水一样溢出了她的脑海。
可喜的是,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得到有效实施,狼头山植被恢复得越来越好。幸运的是,曾经闭塞的山村通了电,通了水泥路,汽车的喇叭取代了过去的喇叭。端午节假期,城里很多人开着车沿着蜿蜒的山路旅行探险,采集野菜野果,摄影师会爬到山顶拍照。更让人开心的是,蓝海高速将从狼头山的洞里穿过,山里的端午节越来越热闹了。
标题:[陇文化]【百花】大山里的端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漫迹|甘谷行
下一篇:[陇文化]【百花】雨天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