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笔端流淌人间情———汶川大地震后出现的诗歌现象
本篇文章1860字,读完约5分钟
“孩子,快抓住你妈妈的手。通往天堂的路太黑了。我妈怕你摸她的头……”汶川地震后,网上出现了许多关于抗震救灾的诗歌。这些诗歌的作者用真实感人的语言哀悼逝去的生命,钦佩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震精神。杭州西湖文化研究会秘书长东丈评论这一现象:“这是人性的回归,是精神的升华”。
母爱的升华
地震后,救援人员在北川县找到了一位母亲。她双膝跪地,上半身向前爬行,双手支撑身体,为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搭建了一座“生命拱桥”,让他们毫发无损地活下来。陪护医生给孩子检查时,发现宝宝体内有手机。医生下意识的看了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有一条写着但未发送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我习惯了在你要去的地方看医生,我流泪了。
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千千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有网友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我好想再亲一次你光滑的小脸,好想再牵一次你柔软的小手。可惜我不能。我妈后背疼,我妈脊椎快断了...你哭累了,睡得那么安详,均匀的呼吸让这喧嚣的时光/“宝贝,如果你活着,记得我爱你!.....”有人说,“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得我爱你!“这句话本身就是一首诗。在诗的最后两句,网友进一步写下了母亲的声音,“宝贝,就算你忘了,也没关系。只要你活着,只要你安全,只要你幸福!“在灾难中,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母亲失去了孩子,丈夫失去了妻子,妻子失去了丈夫。网民创作诗歌悼念在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地震之初,有很多这样的诗。一首《孩子抓住母亲的手——献给地震中死去的孩子》在网上流传,感动了无数人。
诗中说:“每个人的母亲都是我们的母亲,每个孩子都是她母亲的孩子。妈妈,没有我,给活着的孩子以爱。”一名四川男子在废墟中发现了妻子的尸体。他用绳子把妻子的尸体绑在背上,然后骑摩托车把她带到当地的太平间。在极度悲痛的痛苦中,他试图在妻子死后给他一些尊严。他在车里深情地回头看着死去的妻子,似乎在说:“抓紧,我要开车了。”杭州韩超公司经理王兴被这个情节深深打动,根据这个故事写了《背着你——献给汶川的亡妻亡夫》。
《背着你——献给汶川的失去妻子的丈夫》歌颂了生与死的深情:“背着你,从我家门口到天堂的路上,我没有时间哭。我轻轻唤了你一声小名,咱们再走一段路……”“背着你,我想起了婚礼上的笑声,背着你,你怎么能让爱情埋在乱石堆下,我知道没有人能保住你的命……”这位曾在今年初春率先扫雪的杭州男子,拿出数百万资金支援灾区,为每一位奔赴前线的警员、消防员、医护人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他说灾区的每一个人,前线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亲人。
诗歌向英雄致敬
”她只是看着熟睡的孩子,站起来的时候身体微微颤抖。她挣扎着走出帐篷,身体再也撑不住了,就这样倒在了地上……”四川女警察姜敏是一名两岁女孩的母亲,她在地震中失去了10名亲人,但她在岗位上呆了5天5夜。是什么让这个28岁的女人如此坚强,忍受着丧亲之痛,坚持工作。最近一首网歌《从地震感受致敬姜敏》分析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警的思想状态:“累吗?就是累。她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难过吗?心碎,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心里蔓延。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我女儿的声音总是在她耳边响起。宝贝,妈妈不忙就回去。这句话成了告别...“也许,姜敏心里已经后悔过很多次了,抱怨他为什么没有早点回去见他的父母和女儿。现在,我们很久不能见面了。"...泪水已经干涸,鲜血淋漓,我们面前的天空染红了空.它燃烧着,映出无数孩子的脸,映出无数父母热切的脸。她似乎看到了...于是她化悲痛为力量,不顾一切地跑在救援的最前线,她不想再看到别人像她一样。有一个念头一直在她脑海里闪耀,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那就是只要多救一个人,家庭的悲伤就会少一些。”
在这场地震灾难中,最有创造力的诗歌是歌颂抗震英雄的。还记得那个为了再救一个孩子而跪下的士兵吗?网友荣蓉用诗记录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它一旦张开黑乎乎的嘴,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吞咽?这该死的灾难!——看到被打开的地方又要塌了。”被拖走的士兵绝望地跪着叫道:“让我再救一个!我可以再救一个!”这个士兵,刚入伍半年,名叫荆。余震之前,他从废墟里救了一个孩子。“那是共和国的孩子,那是我们共同的令人心碎的孩子……”诗人用一声令人心碎的呼喊表达了他的心声。
浙江诗人钱说:“不管是哪一种诗,只要是发自肺腑的,都是好诗。”。“‘悲剧出诗人’,用诗来描绘风景,抒发情怀,抒发情怀,抒发志向。这就是为什么大灾之后会有大量的诗词。‘志同抗震’的大环境有利于培养一批人才,真情实感的诗词一定会打动人心。”
标题:[陇文化]笔端流淌人间情———汶川大地震后出现的诗歌现象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箫声
下一篇:[陇文化]如此“恶搞”当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