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皋兰籍老红军魏绪友 忠肝义胆六十年革命生涯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魏同志是高栏族最早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战士,也是高栏族中唯一参加长征的老红军。在他60年的革命生涯中,虽然没有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但他的革命经历中充满了许多传奇和感人的事迹。
a投身于革命,成了一名红军战士
1917年,魏出生在皋兰县石川乡北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魏在家乡遭遇饥荒,母亲不幸去世。他和父亲逃到兰州谋生。一次午休,父子俩失散了,魏带着逃难的人群离开兰州,向东乞讨食物。大部分逃难的人都是饿死的,幸存下来的寥寥无几,彼此分离,分道扬镳。
年仅12岁的魏独自一人爬上六盘山来到平凉。如果一路上不吃东西,他就吃草,嚼树皮,救了自己一命。之后去Xi安和潼关讨饭,再经河南去湖北保康县。在保康县,魏为地主打杂、放牛、做长工,历尽艰辛。他痛恨恶霸地主和食人社会,从心底埋下仇恨的种子。
1934年11月,红军第25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西征,部分部队到达保康县与土豪恶霸作战,建立了鄂豫陕游击根据地。红军的到来使魏许由接触到革命,认识到红军是穷人自己的队伍,为穷人谋福利。只有跟上红军,战胜地主军阀,穷人才有光明的前途。
1935年1月,魏毅然报名参加程、徐海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并被分配到军部一排。一个乞丐流浪儿成了红军一员,他很幸福。在部队被安排从事通信工作,在连队一排学习吹小号。
由于长征途中作战任务繁重,刚成为红军战士的魏在带兵行军时学会了数字谱。他很努力,问他听不懂。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熟练掌握了500多人的兵力。他每天黎明前起床,不停地小便,练习吹小号。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掌握了一门完美的吹小号基本功。
韦认真肯吃苦,小号吹得也很好,很快就升了职(班长)。在一次战斗中,一个敌连围攻魏的班,全班士兵都受了伤,死了。魏和他的战友们坚守不住火线,继续战斗,死伤无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在跟随军队长征的路上,魏和他的同志们吃草根、嚼树皮、煮皮带,战胜了敌人的包围圈和截击,吃苦耐劳,死里逃生。由于他在长征中的坚定立场和杰出表现,总支部书记胡于1935年8月把他介绍给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党的领袖和支部委员。
b在南征北战和驰骋沙场中立下了许多功勋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于1937年8月改组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9月更名为第十八军。魏所在的红军第四师编为第115师,继续担任林彪、聂的连长。
后来,在山西平型关抗击日军的战斗中,魏于9月24日深夜埋伏在平型关东南小寨老爷庙附近的山谷里,以及公路两旁的山上。25日7时,日军半元师第21旅主力进入伏击区后,我军突然出击,四分五裂,四面包围,进行白刃战斗,歼灭敌人,取得重大胜利。它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的无敌神话。
在这次战斗中,魏听从了首长的指挥,冒着枪林弹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连长的作用,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后来,他还参加了山西的杨光战争和汾阳西部的黄陵战役。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他的第115师主力转移到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和副司令陈光一起到山东泰安,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1940年8月,他的部队参加了持续三个多月的华北百团大战。
1942年10月,魏在与日军作战时,的部队伤亡惨重,俘虏众多。他还被抓获,并在济南监狱度过了7个月,当时他脱离了党的关系。1943年7月的某一天,他与三名被俘人员一起行动,趁敌午睡,从警卫手中偷了两支手枪和一支长枪,打死打伤一名日军哨兵,逃回冀鲁豫军区第19旅686团二营。
由于魏被俘期间立场坚定,不与敌人妥协,回到部队后受到部队表扬,奖励6万元边防币,恢复党员身份,继续让他担任连长。后来他参加了莆仙战争等战役,直到日本人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魏许由的部队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进行新的军队整顿后,于1948年底统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他在后勤部和司令部任警卫排长,后调到第十九旅,任旅长,在鲁西南的泽州、定陶、曹州首府与国民党军队作战。
后来,魏调任第七纵队任连长,参加了大陆滩战争、战争、济南战争、河南府战争等十余场战役。他八次受伤,三次大贡献,六次小贡献。济南战役中,由于勇敢、艰苦、坚决执行命令,为军队培养了30多名合格的小号手,军队授予他二等人民英雄的光荣称号。
在国内外著名的三次战役中,魏参与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1948年12月,在一次战斗中,敌机投下一枚炸弹,他头部受重伤。他在山东省泰皇野战医院住院,由医院主管医生亲自治疗。由于头部严重受伤,造成脑震荡后遗症,部队被列为二级、二级伤残。由于身体素质差,脑部受伤,部队安排他重点训练小号手。
调到家乡为党和人民全力以赴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部队渡河解放全中国。魏因头部受伤,留在陕西军区三原区继续担任连长。1950年,为了照顾他,调回甘肃军区定西军分区,军衔定为副连级。曾任榆中县第五区民兵营长、区人武部部长。
1951年4月,魏组织并参与平定泥湾、河口无极路叛乱。1953年3月调任榆中县第九区人武部部长,因工作突出获三等功,被定西军师表彰。1954年6月,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愿转业回到家乡。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军区干部部批准,甘肃军区训练团安排他回老家,转往榆中下关营。
回到家乡后,魏响应党组织号召,做好大规模的水利工作,积极参加水利建设工作,把部队送给他的生产补助费和医疗补助费3829万元(旧币)捐给了榆中县的水利事业,在榆中县配套安装了5个水车,挖了3口井,浇灌了500亩农田,为支农做出了贡献,受到了榆中县委员会的表彰。
1958年2月,石川乡从榆中县第五区迁到皋兰县后,魏同志回到石川老家。他是石川乡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皋兰县第六届党代会、皋兰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兰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魏自皋兰县政协成立以来,一直是委员。他非常关心县的改革和建设,倾听人民的声音,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为皋兰两个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魏主动把自己保存多年的号码谱和号码嘴交给了党组织。他经常去学校给年轻人讲战斗故事,讲革命传统,教育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为下一代接班人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韦同志是光荣的革命老红军,是杰出的共产党员,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1995年6月28日,他因病去世后,皋兰县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会。灵堂两边的挽联描述了他一生的革命成就:
以红军身份参加革命,攀登雪山,穿越草原,穿越中国十一个省,勇往直前,悲壮之旅不动;睡在风中,打了八年仗,军号亮了,心在颤抖;求解放,驰骋沙场千里,赤诚随党。
回归土改是主心骨,打土豪叛匪,捐几千块钱,修水利,创造宏观产业新成果;传统教育,四党讲话,参政议政,致力于好的战略;做个公仆,写春秋六十年,一生清正出名。
□兰州日报颜辰(本文由皋兰县党史研究和县志编纂办公室提供)
据《兰州日报》报道,我省2016年第三轮专项巡逻动员部署会近日召开。7支巡逻队从10月底开始,对包括省发改委在内的21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专项巡逻。
标题:[陇文化]皋兰籍老红军魏绪友 忠肝义胆六十年革命生涯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