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生活·经历:阳关不再“遥远”
本篇文章1167字,读完约3分钟
敦煌,位于古阳关下河西走廊西端,现在道路铁路畅通快捷,航线自由。每年都有超过100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让人觉得阳关已不再难走,敦煌“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阳关作为汉唐的边关,车水马龙,对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重要作用。阳关大道由阳关延伸而来,是一条平坦的大道,寄托着美好的理想。但由于历史原因,阳关一度成为边塞的代名词,敦煌这个古老的县城有一段“去之不易”的旅程,这不仅挫伤了想来敦煌的人的积极性,也给当地人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记得小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敦煌没有柏油路,县城到酒泉地区四百多公里的路都是石头铺成的搓板路。我的家乡吴敦乡(现在的莫高镇)新店台村,离县城20公里(是县城最东端的一个村),路在我上学的新店台小学对面的戈壁沙漠南边。那时,我和同学喜欢在下午放学后在公路旁看车。但是过几天只能看到一个。都是敞篷车。因为是搓板路,溶洞多,车开不快。有一次,一辆拉货的车经过,车上掉了几个竹席。20世纪60年代,人们进城都是坐驴车。他们总觉得车轮在路上忽高忽低,感觉翻车了。70年代,县城路过班车,坐公交车。有时候,路上摔了一跤,整个车都前倾了,人就忍不住“哎呦”一声。队里有一台手扶拖拉机,可以说是老乡专用的车,但是走在路上,蹦蹦跳跳的,真的感觉很心碎。尽管如此,城市里有汽车和拖拉机已经很漂亮了。
20世纪70年代末,从县城到酒泉的道路变成了柏油路。看着闪亮的黑色,铺天盖地的路,就像做梦一样。从此,人们告别了之前的坎坷道路,踏上了宽敞平坦的“阳关大道”。80年代油路不断升级改进,更加平坦舒适。进入新世纪,从敦煌到酒泉的所有道路都变成了高速公路。而且市内8个乡镇的56个行政村都有油路和公交,非常方便人们出行。
改革开放后,每年都有中外游客涌入敦煌。他们不仅感叹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阳关、玉门关、丫蛋地貌等名胜古迹和自然奇观,还感叹敦煌的“难走”。当时兰州到敦煌有1000多公里,坐公交要一天一夜,这让一些游客因为“旅途艰难”而放弃了来敦煌的计划。1982年7月,敦煌机场通车,飞翔的梦想成为现实。很多人终于实现了“敦煌梦”。1999年12月,总投资3.2亿元的敦煌机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2002年8月,通过了国家终检,敦煌人民的心飞上了天。从那以后,银燕来了又去,飞来迎接客人,敦煌天空空架起了一座横跨大洋的丝绸之路虹桥。
随着兰州到敦煌的第一列火车的开通,整个敦煌铁路正式通车。那一天,一万多敦煌父老老少少的父老乡亲,打电话的朋友们像过年前一样去看热闹。火车到了家门口,人们说不出的开心。从敦煌到兰州,一个晚上就到了,白天在兰州工作完,晚上坐车,第二天早上回敦煌。火车经过后,每年来敦煌的游客人数从70多万增加到100多万。我们相信,随着敦煌-格尔木铁路的建设,阳关大道将会更加宽阔,敦煌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标题:[陇文化]生活·经历:阳关不再“遥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都市·行走:书包往事
下一篇:[陇文化]情感·话题:我的编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