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化·文摘】从“行人”到“乘客”
本篇文章1065字,读完约3分钟
街上晨跑的人在哪里,孩子们在跳跃着去上学吗?那些晨光中边走边笑边聊的人,那些按时回家的人,那些用脚活着的人,怎么就没了?
法国学者皮埃尔·卡拉默(Pierre Kalammer)在参观了几个中国城市后感叹道:“它们太大了,我每次进去都忍不住发抖。”
大,就是让城市砍掉脚,脚步枯萎。我们的腿脚利用率比人体其他部位低,甚至很少放在地上——我说的不是地板。“不用就够了,没脚等耳朵。”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办公室的同事,每天坐3个小时的公交车,是一种每天都在旅行的感觉。一个家伙恶狠狠地说:“一天三个小时!我练字成了高手,围棋进阶八次……”是的,我们最有效的生命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而且是纯物理纯机械的,没有精神活动或审美可能:堵、挤、抢、推、挠、焦虑、噪音、污染……皱眉骂的全过程。
我一直认为,一个美丽的地方一定是一个可以让我抬起脚的地方,一个诗意的城市应该是一个步行的城市。什么情况下走路会成为城市的主题?人会心甘情愿的边走边坐公交车?
除了城市不能太大,任意两点距离不能太远之外,还有两点:1。一路上应该有舒适和快乐,空,它不应该是无聊的。第二,人的生活节奏比较慢,不焦虑。
看人行道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城市是否适合步行。人行道在道路系统中的位置直接反映了对脚的态度。一般情况是人行道的处理太差。相比于宽车道,人行道要么被忽视,要么被严重忽视,甚至被侮辱。那天我正在过马路,一个外地的朋友在拼命招手,但是附近既没有立交桥,也没有路口。想了很久,招了一辆车,走到一座桥的底部,然后绕过来,就可以和朋友握手了。
丹尼·贝尔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象征。选择一个城市,就是去过一个生活。规划一座城市,就是设计一种生活。
当散步成为一种无聊的体力活动时,兴趣就会下降。人行道的物理性能再好,也只能满足锻炼筋骨的需要,让他们孤独归家。在广州、厦门、泉州的古镇里,我遇到了一些残破的旧拱廊,在繁华的地方,靠在街上,探出檐廊,有几百米长,可以遮风挡雨。据说这种设计曾经风靡南阳,类似古代廊桥。它处处体现着行人的呼唤和体贴,可谓关怀备至,非常温暖。
北面的林荫大道和凉亭,南面的骑楼和廊桥,都是步行文化的产物。可能是车马稀少的原因,祖先在建筑上对行人和个体旅行者非常照顾。而现代场馆则看重车辆和利润,车位、停车场、设施和服务都是一流的,只是一个路人无法从建筑中获得免费的利益。
给你的脚一个有力的着陆点,否则,你会感到从身体到精神的“滑动”。
(摘自《今晚晚报》,2011年11月30日)
标题:[陇文化]【文化·文摘】从“行人”到“乘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呼唤精品力作
下一篇:[陇文化]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