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走访邹韬奋故居 推开“生活”一扇窗
本篇文章2857字,读完约7分钟
蔡华伟,上海邹韬奋故居
上海初冬,一个略显朦胧的傍晚,我去拜访了邹韬奋的故居。今年是他的120周年纪念。
裹着南北高架下班的车流,我缓缓驶出徐家汇路的匝道,在重庆南路(原名吕班路)掉头,寻找205弄。这条高架路的老路,在树叶几乎要掉下来的法国梧桐稀疏身影的背后,不断覆盖着一栋三层的法式建筑风格的新式弄堂房子。现在,半个空都插着乱七八糟的电线,布满灰尘的外墙上布满了历史的灰尘,掩盖了比早年的石库门建筑略显陌生的资产阶级气息。
万依广场!
就是它——夹在灯火通明的烟酒专卖和馄饨店之间,这条街的门廊越来越衬着黑暗和不起眼。但是玄关上那五个庄严的金字“桃粉纪念馆”却给它一种超凡的风格,这是沈钧儒写的。走进玄关,有几排三层的米黄色建筑,四四方方,挤在一墙之隔的两户人家中间。只有二楼屋檐的白色波浪线,以及每个角落用红砖精心勾勒出的关键图案,让人仍能突然听到浪漫的音乐声...
54号,挤在楼房里,是陶芬的家。隔壁53号是纪念馆。
从1930年到1936年的六年间,这位著名的出版商和记者住在这里——其间有两年时间,他被迫流亡到欧洲和美国,写了著名的《给流浪者的信息》。
搬到方畹仪后,他和结婚四年的妻子沈粹缜已经有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贾华(即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次子贾祥(即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邹孟静)和新生的小女儿李嘉(曾是陶芬纪念馆副馆长)。由于经济条件,陶芬只能租一楼的客厅,二楼的卧室,以及局促的阁楼。一楼外的天井不能太小,孩子不能跳绳,但毕竟可以种花种树,给这个温暖活泼的家增添了活力。
房间里的陈设是根据沈粹缜20世纪50年代的记忆安排的。客厅壁炉上挂着陶芬母亲的遗像,右墙上贴着上一位学者张謇临摹的唐代的七言律诗,诗中有“以新奇为目,无章法,思古不墨于李”。卧室简单温馨,墙上挂着陶芬一家的照片。孩子聪明可爱,是陶芬幸福的源泉,妻子英俊贤惠,是陶芬坚强的后盾。卧室里的暗红木床,带梳妆镜的衣柜,大理石台面的梳妆台,风格简约厚重,应该还有桃粉的手印。当你想到这一点时,他们突然有了一种跨越历史的温度!
不到七平米的阁楼是陶芬的工作室。一张桌子,三个书架只能容纳一把椅子。他坐在这里,在九宫格的窗前,一灯似豆,燃如岩夜,写着一篇又一篇令蒋介石和所有达官显贵颤抖的新闻评论,写着他与宋庆龄、鲁迅等的书信。,讨论国家和出版事宜,还写革命作家高尔基的译本...陶芬虽然中年去世,但他的同事和他的读者都成了新中国的栋梁。
如果时光倒流80年,沈粹缜,站在方畹仪54号二楼的小阳台上,每天早上都会用温柔的眼神看着丈夫走向街边的门廊,融入吕班路上的行人。陶芬总是戴着一副圆圆的黑框眼镜,一套西装,一个黑色公文包,里面装着读者的稿件和来信,这是上海知识分子最常见、最平和的形象。他谦虚温柔,看不出一丝高大的气息。因为他是一个最踏实、爱读者、最愿意为底层人民打鼓呐喊的良心记者。
在陶芬纪念馆工作的高明博士递给我一张1932年新复制的上海地图,依稀可以还原当年的英雄事迹:他的家,他的周刊,他的生活书店都在法租界,在地图的中间,一两指宽的距离,步行只需十分钟——从方畹仪,穿过拉斐特路(现在的复兴中路)和满是绿荫的法国公园,便会到达他的人生事业。而不断搬迁的活书店,都是在桃儿非四路(现在的南昌路)、乔佛里大道(现在的淮海中路)、福州路近在咫尺。
这段短暂的旅程,耗尽了陶芬三十多年的心血。
尽管他在私立学校受过严格的训练,在南洋公学和圣约翰大学有着优异的学习成绩,中英文造诣非凡,但这位可怜的学者几乎是靠帮人做家教才勉强完成学业的,几年后,他敢于给老师黄炎培写信自荐,找到了自己“令人兴奋”的新闻出版工作——在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编辑书刊,只发了2000册”,
在方畹仪生活的六年,是陶芬事业和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
1926年,31岁的陶芬接任《生活周刊》主编,这是他新闻出版生涯的开始。从最初的包括陶芬在内的两名半工作人员,到1932年7月生命书店的成立,《生命》拥有包括、杜中原、、艾等重量级作者在内的几十人团队。刊物的主题也是由浅入深,从讨论日常生活到评价时局,倡导民主独立,号召人民起来抗日救亡——就像勇敢的丈夫对自己说的:“在一个血腥黑暗的时代...我们愚人视自己为一支准备为文化事业冲锋陷阵的小军队,我们愿意用真诚的鲜血跟随大众走向光明的未来。”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生活书店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陶芬带领的这些“傻子”们,带领着这支“小军”,这支“小军”在文字上是强大的,堪比百万军人。十种刊物近400本书集中出版,勇敢地冲破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化的“围剿”,呼唤民族解放、民主政治,鼓舞青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陶芬开始接受马克思著作的影响,逐渐由民主走向社会主义。1932年,他在《我们的近况》中认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混乱的根源,都可以归结为被压榨阶级和被压榨阶级,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要消除这种不幸的现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走。”
1935年8月底,他结束了海外流亡,回到了他在方畹仪温暖的家。闲暇之余,他于11月16日创办了《大众生活》杂志,并在出版物中明确主张以“争取实现民族解放,铲除封建残余,克服个人主义”为三大目标办杂志。这份出版物引起了“12.9”运动的共鸣。陶芬还在方畹仪亭子间写了一系列评论,如“学生救国运动”、“为救国而不懈努力”、“学生救国运动和民族解放统一战线”等,这些评论很受欢迎,为学生运动开辟了道路,火上浇油。
陈晖撰写的《陶芬传》记录了清华大学参加“一二·九”运动的端木蕻良的回忆:“路翠在玄武门前向群众宣讲革命原理的照片很快成为《大众生活》的封面。对于北方青年来说,起到了相互促进和鼓励的作用。在当时,“生活”这个词和“进步”这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这种出版物甚至在偏远的小城镇也能看到……”短短两三个月,《大众生活》已经发行到20万册,创下了中国杂志发行数量的新纪录。周恩来甚至称赞陶芬:“我党抗日救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主要是通过陶芬主编的刊物向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知识分子传播的。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专门从事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人比不上他。”
这种出版物自然是国民党当局所不能容忍的。1936年2月,他以“鼓动学生,污蔑政府”的罪名被勒令停刊。
陶芬的名声如火如荼。蒋介石派工作人员去找他,首先威胁说:你被打死了“但死得没有意义”。陶芬立刻愤怒地回应:“我不参加救国运动。如果我参加救国运动,我会尽我所能站在最前线,我个人的生死早被忽略!”威胁无效,蒋介石想通过杜·来“邀请”陶芬到南京采访,试图拉拢陶芬成为自己像一样的“勇气”,还派戴笠到上海与他见面。陶芬听到这个消息,避开了他朋友的家。一个月后,他干脆离开了香港,继续经营他心中的《人民日报》...
从那以后,陶芬再也没有回到方畹仪。然而,在方畹仪的斗室里,仍然有他的注脚,他的淋漓,他的威武不屈,他的贫穷自卑。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8日第24版)
标题:[陇文化]走访邹韬奋故居 推开“生活”一扇窗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