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昆曲的美丽与忧伤
本篇文章1682字,读完约4分钟
“原来到处都是,好像都是付给破井的。今天天气很好,很愉快。飞向夕阳,夏云翠轩,雨丝,烟波绘舟,锦屏人看此荣。”看到这段话,大概很少有人不为所动。过去,它使人想起文学的《牡丹亭》;现在,是昆曲牡丹亭。
6月11日,第六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博物馆林琼楼举办了“昆曲的美与悲”讲座。主旨发言人是中国昆曲研究会原会长、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丛、中国美术学院研究员,截至今年5月18日,昆曲已连续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600年前,顾剑在明初被称为“昆山腔”。500年前,魏良辅诞生,成就了南北朝歌曲的伟大,创作了《水墨曲》,后人称之为“昆曲”;450年前,梁晨宇用新昆曲编创并演出了《浣纱记》传奇,昆曲由此形成。于是,昆曲达到了巅峰:“临川四梦”,“一人永居”,“红贝孔”,“家家收拾,家家不提防”。
在讲座间隙,中国戏曲学院的师生们盛装表演《花园》的片段,仿佛穿越了无边无际的时间空,回到了过去,尽管室外的夏雷提醒我们那是400年后。
曾经和人聊过为什么喜欢昆曲。答案很简单:美。
"对于昆曲来说,美无处不在."刘晶说:“昆曲结合了歌词、音乐、艺术和表演的美,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如画的意境。”
"昆曲是民族古典美学的完整舞台体现."丛说:“热爱文学的人喜欢他们的文字,热爱音乐的人喜欢他们的声音,热爱美丽的人喜欢他们的包厢,热爱戏剧的人喜欢他们的表演。”
经过明清士大夫数百年的苦心经营,昆曲日臻完善。他们的理想,娱乐,情感,欲望,都献给了昆曲。“我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在越陷越深”,在书堆里弹着弦乐曲。
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然而生活,正如博尔赫斯所问:“如果生活不是不朽的,那就太可怜了。”不幸的是,我们的生命不是不朽的,而是快速腐烂的。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不确定的。
我们8分钟前看到了太阳,1.3秒前看到了月亮,1英里外的建筑1.7微秒前就存在了。即使我们离舞台只有1米远,我们看到的也是3纳秒前的一场演出。
现在时态不存在。美丽总是化为乌有。古代学者似乎掌握了这种方法。“如花似玉,越快越好,像时间的流逝”,虽然是剧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情。古今都是这样。
明清文人的深厚教育为昆曲注入了独特的审美情趣。他们对空精神境界的追求赋予了昆曲优美的意境。此外,社会生活中深沉的悲与悲的情怀,使昆曲在文字、音乐、唱腔中始终表现出忧郁而缠绵的情感。
在《钱钟书》中,朱迪攻下南京,文健皇帝剃度逃走,唱道:
捡起大地的山川,一车一车的收拾。四大是空阶段。长途跋涉,山筑长江滚滚。但是当你看到冰冷的云、雾和悲伤时,你无法忍受苦涩的雨、刺骨的风和长久的怨恨。雄市强盛,见江山安稳,谁知我李一瓢到襄阳。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在永生宫生活在民间,唱着:
不要害怕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四处游荡,迫使陆弃变得贫穷和失败。脸是黑的,太阳穴肯定是白的。今天,我活在地平线上,只留下琵琶。羞愧地走上长街,穿过小街。有高建礼的挽歌,但他也是伍子胥里吹笛子的乞丐。
都很难过。既是兴亡之忧,也是人生之叹。久而久之,后来者仍能从这份“遗产”中感受到昆曲作家的灵魂。
他们依靠昆曲,在艺术上追求永恒,他们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表演体系最完整的戏曲,他们的影响都在文学、戏曲、音乐和舞蹈方面。但是那些像昆曲一样美丽的人们逃脱不了成功,活着,坏,空.的命运
200年前,汇办去北京,华亚参赛;100年前,昆曲没落。六十年前,素有“盛世元音”之称的昆曲濒临灭绝。
解放前夕,许多像白云生这样的昆曲演员不得不转行养家,卖大碗茶和大白菜。韩世昌大师的家就住在这个漏水的尼姑里,这让80岁的丛至今记忆犹新。
1956年,《十五穿透》拯救了昆曲;60年代,江青说“李慧娘”是“反党”,昆曲被禁13年;改革开放后,昆曲被市场冲走了。
十年前,昆曲被确定为人类的遗产。"昆曲热,热,时尚,夸张,遗忘,失落."丛说:
“不要犹豫,遭受歌手的伤害,但伤害很少。”丛用这句古诗词概括了60年前的昆曲情况,大概今天依然适用。作者:董璇
标题:[陇文化]评:昆曲的美丽与忧伤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