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十字街:静默的纪念
本篇文章1118字,读完约3分钟
“2008年5月12日,是难忘的一天。汶川地震发生了。它感动了13亿中国人,展示了爱的力量。是千千伟大的爱战胜了灾难。今天是4月15日,距离汶川地震一周年不到一个月。该报与全国10多家主流媒体发起了一项倡议。汶川地震一周年,让我们在那天14: 28默哀1分钟。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一种感激和激励。”这是《郑州晚报》继《成都晚报》之后于4月15日发出的倡议。4月13日,成都晚报与地震灾区、援建省市等城市主流媒体联合发起倡议: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全民默哀一分钟。借此,我们对地震遇难者表示哀悼,向所有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人们表示敬意和感谢,激发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成都晚报》,4月14日)
距离汶川地震一周年不到一个月。在我看来,在汶川地震周年纪念日,默哀是悼念死者、激励生者的好方法。因为,这种方式一方面简单、庄重、真诚、内涵丰富,摒弃了各种名称和形式的浮华;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方便了震区内外公众的广泛参与,进而促使公众对道德建设、慈善事业发展等深层次的事情进行深入思考。从这些意义上来说,倡导简单庄重的方式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应该是主旋律,值得社会舆论和各级职能部门积极引导和示范。
在4月1日的《南方周末》上,曾颖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提醒大家:不要把“5.12”当作纪念日。在我看来,这个警示不仅仅是针对各种横幅下举着汶川地震纪念日的媒体和公司,更是针对各级政府部门。原因很简单。任何形式或物质利用灾难来炒作,敛财,用成果换筹码,都是可耻的,不可原谅的。
一位学者在谈到汶川地震时曾写过一篇文章,指出:灾难总能激发人性美好的一面,但灾难终将过去。人性之美如何才能凝聚成一种稳定的道德信仰,长久地植入人心,是对中国人的考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公民社会的成长。现在,地震灾难周年纪念日就要到了。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问自己:我们在救灾过程中表现出的道德热情和爱心还剩多少?在“用制度积累进步的成果”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努力,取得了多少成绩?这些都值得深思。
看着现实,很多人难免会或多或少的感叹。地震灾难给普通人带来的道德改变有多少有待检验;在经济危机的寒流中,比如奢侈的公共牺牲,政府崇拜夜晚,等等。,在许多地方,它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我看来,对于一些地方政府来说,改变举办公共活动的大喜大悲和铺张浪费的弊端,并不是一次性的事情;“用制度积累进步的成果”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沉默可能不是唯一或者最好的纪念方式,但低调、节俭、庄重、真诚等关键词应该是广大公众参与、舆论引导、业务活动介入、职能部门协调时应该遵守的主要基调。
标题:[陇文化]十字街:静默的纪念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情感·话题:亲情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