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后望书》: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的回顾
本篇文章1431字,读完约4分钟
书房里的一位叫吴晓波的客人为这本书做了序言,开头写道:“朱幼棣是现代城市里仅存的士大夫传统知识分子。”当年,吴和朱是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头条新闻,后者常常是“新华社在报道”。时间过得真快,现在老朱是政府官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这本以高官身份写成的《后书》,被他的老朋友吴晓波评价为:大叹自己要唱绝唱,“意犹未尽,一言难尽”。不知道过几年再看这本书会不会哭。也许这就是“后王书”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三门峡无水洪水据我所知,三门峡大坝一直是新中国现代水利的标志性工程。然而,在他的第一篇文章《三门峡——无水洪水》中,朱幼棣告诉我们,三门峡水库的正常水位设定在360米,附近的潼关古镇和山州古镇将会下沉。但后来三门峡实际蓄水量还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威胁到关中平原的安全,被迫减少。但人为高水位造成的后果是大量良田未被淹没,上述古城未沉到底,居民已搬迁。20世纪,繁华显赫的古城,不得不变成一座没有洪水的空城。潼关、山州、周浦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失去了本来面目。王志焕曾吟诵的鹳楼,与红娘交欢的普救寺,杜甫不朽的诗《潼关李》所写的关中屏障,都消失在杂草中或现代亭台楼阁的“雄姿”。修建水库是为了治理黄河,但当初请来的苏联水利专家并不擅长治理河流。“水利”一词自古以来就对中华民族非常重要。苏联专家决定的项目成了当时中国人豪情万丈的对象。历史是多么无奈,只能仰天长叹。时间是多么公平,对与错,它不会被人力转移,也不会被放过。写到这里,朱幼棣深感痛苦地写道:“任何重大项目的决策都是重复的、曲折的,难以描述,但在关键点和转折点,往往是仓促的、紧迫的、尴尬的。所以,真正需要检讨、研究、分析的,是人们习惯的决策过程。”
忽必烈的迂回政策
当领导们一举推倒古城墙的时候,梁思成大概是当时最痛苦的北京市民,所谓“美的痛苦”。朱幼棣的笔下去了,接着他写了忽必烈修建元大都的事。元大都不是在辽金古城(今北京西南)上重建的,而是以北海为中心重新规划的。计划中的元朝是广场,金代修建的青寿寺(又名双塔寺)在南城墙线上,那么会不会拆迁?忽必烈得知后,下令修改他的“詹姆斯王”计划,把城墙转过来。有幸“逃脱”的青寿寺,经过多年的洗礼,一直“活”到了20世纪50年代,长安街扩建,彻底拆毁,消失于世。朱幼棣写道:如今,每个地方都破旧不堪,但在当权者的字典里很少能找到“蜿蜒”这个词。但历史是一张无法挽回的脸,请活着的人记住。看完这个,我感受到的是作者捶胸顿足,向上叹息。
固执的“学者观点”
有人指责这本书不够客观。朱幼棣回应道:“我不冲动。”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矿上的技术工人,学校的私教。他考察了淮河和东北地区的高句丽遗址,并暗访了私人金矿。“一片狼藉,保镖们24小时持枪警戒。”。即使他后来成为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也是一个有些“与众不同”的官员。除了工作,他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考古和写作。周末没事的时候,就跟朋友借辆车,找古迹,天黑了就在路边小店吃吃住。吴晓波对这位老朋友的评价是“好顾敏,谦虚绅士,品德高尚”。从书本上看人,朱幼棣确实有儒家的性格传统。孔子的“儒”不是一种阿谀奉承,而是一种固执的感觉,但现在这样的人已经很少了。朱幼棣曾经对自己说,“我是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门面’。”这本《后王书》在今年的新书中并不犀利,甚至是一本容易被忽视的书。光看标题就让人纳闷为什么,但是读起来很粗很松。好在这本书已经第二次出版了,看来真正的好书不缺好读者。
(负责编辑:罗斯)
标题:[陇文化]《后望书》: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的回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