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网言网语粗俗不堪 扫除“语言垃圾”得有铁扫帚
本篇文章2136字,读完约5分钟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王俊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现在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网络上一些常见的词汇,比如尼玛滚厚等等。这些很难打动世界的俗字,甚至出现在头条:“马年来草泥马拜年”“让明星爱好者撕飞一阵子”。网络语言的传播低俗化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公序良俗的底线,成为网络的恶名。
近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办公室发布了2015年网络语言报告,指出网络语言低俗化问题相当突出,已经从虚拟的网络空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并延伸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重点领域,如学校、纸媒、广播电视等。网络语言低俗化的趋势绝非无害,可以任其发展,应当及时纠正和规范。
为什么网络语言低俗?网络语言庸俗化有什么定义标准吗?如何规范网络语言?关于这些问题,该报邀请了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政府官员进行对话。
产生语言垃圾的四种方式
网络语言低俗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蔓延?
陈:互联网上有四种方式产生低俗语言。一是生活中的脏话畸形化,通过网络广泛传播;第二,文字因输入法的应用而呈现象形创造;第三,英语语音的中国文化和方言语音的文学性使得网络的粗鄙语言不断翻新;第四,网友都是自我矮化,冷嘲热讽,有创意的词。
网络语言的低俗使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发泄情绪为目的的网络辱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以低俗为人格的网民表达。
周小鹏:互联网的公开表达特征使各种实名或匿名的意见表达获得了一席之地,同时也给空留下了网络暴力的空间。往往现实表达的成本越高,网络表达的受欢迎程度就越高,相应的,网络暴力程度也就越高。这种网络暴力的表现之一就是语言的庸俗化。久而久之,语言低俗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重破坏了空.网络的氛围
:如何定义网络上的低俗语言?有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吗?
张颐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标准并作出判断:违反公序良俗、公众普遍感受、社会道德标准、人际交往规范、散布违背道德底线甚至造成刑事伤害的谣言和诽谤。既有客观衡量,也有主观感受。
王俊超:目前,我国对网络低俗语言的界定还缺乏原则、标准和具体规范,相关工作也比较滞后。2014年,《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的若干意见》规定:加强对网络媒体使用汉字的监管,做好虚拟空室的语言生活管理。但对于判定低俗的具体标准,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甚至对于是否有必要规范网络语言的理解也因人而异。
陈:网络语言的低俗定义还是一种文化判断。我们已经注意到,网络上的粗鄙语言在不断地涌现和淡出,有的还伴随着语义的变化。这些都是网络语言庸俗化所暴露出来的一些特点,也是制定相应标准和措施时必须考虑的现实情况。
定期清理网络语言
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王俊超:判断网络语言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低俗表达,需要明确这些基本标准:必要性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明示表达是否清晰正确,不会误导和造成歧义;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普遍性是否容易被大众接受。
周小鹏:在国家层面上,从规范语言文字使用的角度出发,认真研究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其对现实语言的影响,密切关注网络语言的发展,定期清理网络语言,在词典和教材中收录生动鲜明的网络词语,如流行赞等。那些低俗的网络语言不得纳入汉语词汇,不得用于公文、教科书、报纸、广播电视、主流网站等语言载体。
彭: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共同启动标准规范建设工作,形成合力,确保实效。要加快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特别是网络媒体等四个重点领域正确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出明确要求,启动可行机制。
:规范网络语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俊超: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和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难点在于,一方面,网络语言是媒体语言的一部分,需要遵守汉语的相关规范;另一方面,网络语言有其特殊性,尤其是自媒体语言的传播范围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因此,在管理规范方面,网络语言和传统媒体语言应该区别对待,既要符合整体语言规范的框架,又要对网络语言有一定的容忍度。当然,如果证实某些网络用语是低俗的语言垃圾,应该禁止大众媒体使用。
建立一个禁语黑名单
:规范网络语言,如何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陈: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形成合力,要在加强规范、加强监管、行业自律和舆论引导等方面齐心协力。在机制上,相关行业平台要加强自律,严格管控,比如可以设置禁止词汇列表,建立黑名单,避免低俗词汇在互联网上的再传播。
周小鹏:我们应该实时跟踪学习网络语言,特别注意引导和规范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而学生的辨别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弱。如果不克制自己,盲目学习使用网络语言,必然会影响学生语言使用的规范化。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网络语言的使用应得到加强和明确界定。
彭:未来五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部还将建立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新媒体、公共服务领域和公共场所语言文字使用监测系统,发布包括网络语言使用情况报告在内的一系列监测报告,进行监测研究和规范指导。引导广大网民创造、使用和传播充满正能量的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摒弃低俗、媚俗、低俗的网络语言,共同构建和维护健康、和谐、绿色的网络语言生态。
阅读家庭学院微信官方账号扫码送好书
标题:[陇文化]网言网语粗俗不堪 扫除“语言垃圾”得有铁扫帚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