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冰桶挑战”浇出公益慈善的基本特征
本篇文章1144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国外流行的冰桶挑战传到了中国。大家都在冰水里洗澡,为罕见病患者筹款。截至8月20日,中国瓷娃娃罕见病捐赠中心已收到捐赠近140万元。(8月21日,新京报)
冰桶挑战于7月在美国发起。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将一桶冰水倒在头上,然后他们可以说出三个人的名字来接受挑战。如果受邀者不接受挑战,他们需要向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协会捐赠至少100美元。在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参与下,这一令人愉快的活动在几天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随着冰桶的挑战不断升温,疑虑不断上升。有网友认为名人行为炒作比公益更有意义,但我认为这样的名人炒作凸显了公益慈善的基本特征。
冰桶里的水很冷,但却吐出温暖。所谓罕见病,就是发病率在0.65-1之间的疾病。我国罕见病约有五六千种,其中只有1%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往往一年需要几百万元。剩下的99%只能通过干预治疗来延长寿命。关爱罕见病患者的慈善活动已经做了,但宣传效果并不理想。瓷娃娃这六年做了很多宣传,但是关注的人不多。发起冰桶挑战后,瓷娃娃中心的关注度在三天内迅速提升。当然,在瓷娃娃筹集的近140万元中,公众零星捐助了近40万,其中100万来自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慈善需要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所以特别需要名人效应;当然,名人也会借此抢眼球,扩大影响力。但慈善无疑是双赢的。只有让参与者受益,他们才能有更多的参与热情,这应该是慈善活动的一个特点。
慈善参与者肯定比实际参与者多。不带着意向参与恐怕有一些原因:时间不够,机会不够,动力不够,参与方式不方便。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参与的冲动,没有参与就没有解释的压力。一些热心慈善的志愿者,除了关心之外,还因为沉迷于做而不做而变得不舒服。另一方面,一些尚未投身慈善事业的人并不是不愿意付出,而是仍然有参与慈善事业的惯性。拉,推,推,推一旦开始,就可能形成惯性。有人担心,被点名的人既不接电话也不付钱怎么办?如果是,游戏就不玩了。但好在现在盯住的往往是公众人物,谁敢违约?慈善需要利用眼球的力量,不仅要获得捐赠,还要扩大影响力,不应该给捐赠人造成经济负担。公众人物是首选,体现了慈善的这个特点。
也有网友质疑,这种“三传”的模式是不是有点像传销?这个问题混淆了两者的本质区别。好像都是流传,但是传销是为了赚钱,冰桶挑战是为了做好事。相似是形式,不同是本质。如果做好事的好事能像赚钱的生意一样一起蓬勃发展,那不就是慈善所追求的境界吗?慈善必须得到公众的广泛参与,不仅是为了筹集资金,也是为了传播爱心;不仅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受助者摆脱困境,也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捐助者得到玫瑰。最好的办法是让最广泛的公众参与,这是慈善最基本的特征。
当然,冰桶挑战也是靠人,从来不会把人从病中倒出来。
正文/穆亦菲
标题:[陇文化]“冰桶挑战”浇出公益慈善的基本特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电子书革命终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