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泊头火柴
本篇文章1055字,读完约3分钟
火柴,在村里曾经被称为“洋火”、“拿灯笼”,曾经是农村人生活中离不开的灯油和火的日常消费之一。女人要用火柴生火做饭,晚上要用火柴点火,男人要用火柴抽烟点火,孩子要用火柴放鞭炮拧麻花。——“唰”突然,一根火柴划着了,点燃了,是世界上的一缕烟火,是生命中的一朵云,是生命中令人神往的一丝温暖……
当时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用“泊头火柴”,一盒两分钱就能买到。在粗糙的包装盒上,一面印有“泊头”,一面印有“安全火柴”。轻轻拉开纸“小抽屉”,里面放满了整齐的白色火柴棍,红色的火柴头挤在一起躺着,真的很讨喜。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根,将媒人对准盒子背面的沙面,用力一划,“刺”地一声,火光一闪,露出一团金黄明亮的小火苗,仿佛欢快地跳跃着,闪烁着耀眼的光晕,或伸向灶下的柴火,或伸向墙上的油灯,或伸向桌上的烛台,或伸向男人
当时不知道泊头是地名,就一直在想:为什么泊头总是印在这个火柴盒上?我曾经私下给那个人做火柴卖火柴。我着急了一会儿!——要不要啊,这么小的一根火柴,生产起来多费劲多麻烦啊!一个箱子装满了。肯定是一百根排骨,但是只卖两分钱!这生意太不划算了!长大后才知道,泊头是一个离我们村很远的地方,那里“天津雅丽”比比皆是,火柴厂也建在那里,我们用的火柴都是机器批量生产的,不是小时候想的一根一根的。
火柴很便宜,但当时人们手里的钱很少,所以他们喜欢并保存火柴。男人围坐在一起聊天,一根火柴可以点几根烟,但是女人在家里还是太浪费了。当时我们的孩子喜欢玩一种用废旧自行车链条做成的“洋气枪”。找到一颗“子弹”是很麻烦的,因为它需要在一根火柴上有一个小红头来弹。我不敢从家里偷火柴玩,但是我有一个表弟叫秀桥,他经常从家里偷火柴给他奶奶做饭,用小刀一点一点地把火柴上的红头刮掉,用纸片包起来,藏好,当弹药用。每当他把红色火药装进“阳火儿枪”的枪管时,他就把它举得高高的,朝天空的空扣动扳机,“啪——”的一声,一股淡淡的蓝色烟雾从冉冉的枪口升起。再看看秀桥,一脸得意洋洋的样子,就像领导农民起义的领袖一样!
后来,随着精致、时尚、方便的打火机的出现,火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在村上的供销社里,“泊头火柴”的影子很少见到。现在,在城市的一些餐厅里,偶尔可以看到火柴,但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土里土气的风格了。火柴盒上印有酒店地址、特色菜、订餐电话等信息。这是酒店专门制作的广告。设计精巧,别致有趣,让人爱不释手,可以放回去纪念。
小火柴,藏在里面的是火的梦,光的梦,家的温暖,亲人的呼唤,黑夜的指引,影响着我对过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标题:[陇文化]泊头火柴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站立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