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北大常被骂其说是悲哀 ,不如说是荣誉
本篇文章1179字,读完约3分钟
程曼琪
鲁迅说北大是常伟信,现在北大经常被骂拆楼砍树。一个教授骂了别人,北大搜遍全国。没有哪所学校像北大这样一有机会就总让人想骂。于是,3月20日,在青年话题上,北大部分同学呼吁讲北大精神,没开口的是蔡元培。但在我看来,北大经常被骂是一种荣誉而不是悲哀。只有北大,因为北大,才能聚集这么多的关注和期待,哪怕有些是负面的。
北大版的海报上写着:你愿意听北大不再是过去的北大吗?虽然这种说法表达了北大人一种可以理解的情感,但无论北大发生什么,你真的愿意听到哪怕是几句批评和质疑的话吗?如果有一天,无论是我们还是社会对北大失去了兴趣,那就更可怕了。
被骂是一种荣誉,首先是被自己人骂,体现了北大人的自省和自尊。2003年北京大学实行新的教师和人事制度后,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指责说,这背后的意图是阻止那些从未在国外呆过的人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这样的改革下梁漱溟怎么办?沈从文呢?闻一多看到这样的规定,一定会勃然大怒。
除了对著名教授的批评之外,严对北大也有很多反思。2011年,三角形被拆,路边的杨树被砍,不仅校外的人怪罪,校内的学生也叹息。考虑建设维护成本和校园发展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不能剥夺学生表达另一种观点和意向的权利,更不能否定这种反对的价值。刚进大学的时候,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袁明告诉我们,大学是绿色的地方。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绿色是指大学的生命力,可见的生命之树是这种绿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年树木,百年树木栽培,砍树引起的批评和叹息,不能说都是无病呻吟。况且北大从来都不是一个只考虑实际利益的地方。
被外人骂反映了北大的特殊地位。舆论对北大持批判态度。在这个放大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简单粗暴的批评,比如把11年的10棵杨树升级为古树,把残破的25、26层楼附加上与梁思成、林有关的文物。然而,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骄傲的负担,也是一种善意的误解,最高学府应该泰然处之。
北大之所以经常被骂,不是因为北大,因为它在中国人心中还是一个圣地。既然享受了这样的荣誉和相应的资源,为什么就不能多骂几句呢?
那些追求精神独立,追求自由,追求人文关怀的人都在盯着北大,他们会用自己想象中的圣地的标准来批判北大,那就是完美。钱理群教授在《我的精神自传》中说,他知道北大的地位其实是一个神话,但他不忍心把这个神话让给其他青年学生,因为一个民族,尤其是一个处于迷茫中的民族,需要一个相对超然的政党。一个民族的年轻人,如果失去梦想,连梦想都做不到,那就太可悲了,太危险了。
经常被骂的荣誉也和鲁迅说的不断改革有关。在改革和分手的过程中,被骂是必然的。一方面有内部的纷争,另一方面也有外部的怀疑,这些都是开拓者必须要承受的负担和压力。如果用得好,就会成为一种动力。无论我们用什么理由去质疑和争论是历史还是精神,是蔡元培的北大还是胡适的北大,请不要否认经常被骂的积极意义。
标题:[陇文化]评:北大常被骂其说是悲哀 ,不如说是荣誉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