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培养更多剧本创作的行家里手
本篇文章1302字,读完约3分钟
影视剧创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的成败。影视剧越来越多,业界都在抱怨好剧本难找。张艺谋说:“我现在是剧本荒,最后一顿饭都没吃……”冯小刚还说:“中国电影目前的危机之一是缺乏优秀的编剧...希望中国能有很多价值100万和200万的编剧。当它出现时,我们的日子会更好。”
一方面导演和一些影视制作公司感叹好编剧少,好剧本难找。另一方面,很多编剧也吃了很大的苦头,体现在报酬低,在剧组地位不高,署名权经常被侵犯等等。应该从哪里寻求突破来改善现状?主要是,作家首先要自强。
如果编剧自身素质过硬,编剧的剧本可以称得上是高质量的产品,拍成影视剧后能让导演叫好,能让观众喜爱。不仅解决了剧本短缺的困境,编剧自身的地位也自然确立,其权益也不会轻易被相关利益主体忽视。毕竟业内没有人否认“剧本是一部戏的基础”。一个精明的影视制作公司,怎么能为了一点眼前利益,短视到和一个优秀的编剧关系不好,断了前路?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编剧整体创作水平的提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来说,编剧的职业风险是比较高的,很多人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剧本,如果放不上屏幕,很可能就是一堆废纸,难免让一些人望而却步。主观来说,很多编剧比较浮躁,只关注经济利益,很难专心创作。为了快速、经济地赚钱,知名编剧不惜雇佣枪手。他们只需要统一稿件,挂个名,就可以占有钱渔民的便宜;众所周知,盈利容易,但也容易抹黑其“文学名”,侵蚀知名编剧向更高创作层次迈进的潜力。至于那些还没有成名的作家,为了早点成名,赚更多的钱,他们不注重研究,遵循基本的创作规律,更注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试想越是这样,越是违背“优秀”的标准。在作品中,人们总是处处捕捉到编造和抄袭的情节。有的剧本连基本的叙事常识和逻辑都没有过。
优秀的影视剧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也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类文化宝库;相反,质量差的戏剧必然会导致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降低甚至破坏观众的欣赏品味,影响观众的审美情趣,污染银幕空室。
要提高中国影视剧的整体质量,最重要的是打造一支优秀的编剧团队,推动更多优秀剧本的出现,从而为全面提高中国影视剧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说白了就是要尽快培养出更多的剧本创作方面的专家。第一,依托高校培养新生力量。现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剧本创作专业。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剧本创作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能,还要教会学生端正创作态度,善于“与剧本对话”。第二,在奖励激励的基础上设定优秀的基准。从国家到地方,应该在相关的文学奖项中增加优秀剧本奖,或者组织更多的优秀剧本奖,以鼓励更多的作家学会有目标,追求方向。第三,依托社交媒体拓宽出版渠道。目前,无论是文学期刊还是文学网站都为剧本预留了空的出版空间,这不仅挫伤了一些作者的创作热情,也使得一些优秀的剧本因为得不到而“锁在闺房里”。如果相关期刊和网站在出版机会上更偏向剧本作者,势必有助于优秀剧本的出现。另外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路径,就是积极引导那些优秀的编剧传承、帮助、带来,教给其他编剧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创作技巧,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带动编剧在文化和市场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不断在创作上建立新的水平。
(周惠红)
标题:[陇文化]培养更多剧本创作的行家里手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