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探访淮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印记双墩遗址
本篇文章1161字,读完约3分钟
“双墩遗址第二次发掘已于2014年秋、2015年春完成。2015秋冬的发掘正在进行。发掘面积已达近千平方米,许多重大发现尚未公布。”安徽蚌埠博物馆馆长辛13日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整个发掘过程将持续三到五年。
今年9月19日,蚌埠双墩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再次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负责该遗址的全面发掘,进一步追溯淮河文化的源头,探索双墩文化的内涵。目前发掘工作进展顺利,已进入文化层面,出土文物十分丰富。
“通过对遗址的挖掘和研究,可以了解这个部落的功能区域布局,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了解周围环境和遗址的变化。如果你探索自己的理想,也可以了解社会组织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东丈说。
根据蚌埠博物馆双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的资料,这次发掘最重要的突破是找到了与双墩古人居有关的遗迹。考古队通过钻探发现,发掘区东部有焖土迹象,是典型的人居建筑特征,对于了解聚落的结构和整体面貌,展现当时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年底,将完成400平方米的开挖,然后在场地东部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开挖。如果能明确文化符号在整个遗址内的分布范围,将是双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的最大收获。
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包括大量的陶片,如砂陶、泥质陶,大口小底的大型炊具,腿和支架,形态各异的平底壶,大量的动物骨骼、鱼骨和贝壳,鹿角制成的器具和靴状的网坠,以及最能体现双墩文化典型特征的雕刻符号。这些符号通常位于器皿的底部,呈网状和十字形。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祖先主要以渔猎为生。
与以往的抢救性发掘不同,这次发掘不再是单纯的清理一件文物,而是更加注重与文物相关的信息。目前已发掘出新石器时代地层,发现了大量陶器碎片、螺壳、蚌壳等遗物。钻探还发现,该遗址曾经三面环水。
东丈表示,12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蚌埠博物馆将联合成立淮河流域古文明研究中心,该中心成立后将公布双墩遗址第二次发掘的更多成果。
双墩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八埠镇双墩村。1985年11月全国文物普查时,该遗址被蚌埠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从收集到的陶器碎片、石斧等文物来看,它是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心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
在双墩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中,出土了600多件带有描绘符号的古代陶器。这些陶器距今约7000年,纹饰简单,制作工艺粗糙,大多刻有符号、图片或含有符号的组合图片。符号基本描绘在陶碗脚,只有少数符号描绘在碗腹或其他器物的不同部位,其中有大量生动的象形动物符号,多为鱼纹、猪纹,还有鹿、蚕、鸟等。
淮河文化、泸州文化、新安文化和皖江文化是安徽省因历史、地形、地貌特征而形成的四大文化圈。淮河文化多分布在安徽省淮河两岸。淮河流域作为地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结束)
标题:[陇文化]探访淮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印记双墩遗址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