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中国青年报:阎崇年被掴与文化批评的匮乏
本篇文章1131字,读完约3分钟
10月5日,北京满族研究会会长、“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阎崇年在无锡新华书店签售时被一名年轻人扇了一巴掌。目前,打人者已被公安拘留。袭击者的弟弟说他不能认同颜崇年对清朝的看法,于是动了手。(《新京报》10月8日)【新闻链接:严崇年签署买卖,被不同意其学术观点的肇事者殴打】
从民事诉讼的角度来说,是非分明,没必要白费口舌。打人者的动机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但阎崇年《百家讲坛》的一些观点已经引起争议是事实。
没有保护击球手的意图,而是抱着最“阴险”的心态。在此之前,虽然“民间”的观点与颜崇年不同,但有多少人与颜崇年就学术问题进行过公开辩论?退一步说,如果攻击者的动机如其兄所说,那么攻击者真的会有和颜崇年一样的辩论机会吗?至少就现有的学术文化传播渠道和批评氛围而言,还是相当困难的。
2006年,《白开水三国》的作者程君毅和《百家讲坛》培养的“红人”易中天发生了一场惨烈的争吵,似乎是一场文学论争。当时程君毅和易中天同时访问央视《对话录》,程君毅率先挑战易中天对三国的看法。从播出的画面来看,易中天当时也表现出了一些大度和包容。看完节目,这两个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但几轮过后,大众很快发现两人开战,并不是真的对历史或文学本身做任何评价,而是对对方的道德攻击。比如易中天觉得程君毅太没礼貌,程君毅指责易中天太不道德。
年初在福州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特别强调加强文学批评。批评家在讨论中多次提到的“红包批评”被认为是阻碍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共同发展的症结所在。当批评被金钱俘虏,文学必然会变得毫无生气。而文学批评的盛行,往往离不开圈内人的“坦诚相见”。但是对于被俘虏的作家来说,又有多少人愿意在吃了一锅饭之后,面红耳赤,伤害自己的人呢?莫言曾感叹,“大陆作家很多都是作家协会的专职作家。就算十年不写,也还是有饭吃,有房住。如果生病了,还可以看医生报销。生存压力不大。“。
前不久,30多位作家涌向互联网,一些媒体声称此举意在与网络文学竞争。但是,在水平未知的情况下,第一场战斗是毫无意义的“我应该杀了我的儿子”的争论。就眼睛而言,更多的批评其实不是关于文学(学术)而是文化,而且往往是在文学(学术或文化)之外,或者是在制度、方式、或者言行上的指责与反指责。并不是说这些批评和争论不重要,而是相对于耗时耗力、以研究为导向的文化争论的苦涩风格,这样的争论还是太肤浅了,不太可能成长为推动文化发展进步的强大内在动力。
严崇年被打了一巴掌,相关部门进一步筛选,却没有这么快捷简单的办法解决文化批判的难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这个掌掴事件能够唤醒文化界对文化批判的关注,从而洗刷掉文化之外的唯物主义之风,或许可以被看作是化坏事为好事的有益之举。(和导)
标题:[陇文化]中国青年报:阎崇年被掴与文化批评的匮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