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春到黎家河
本篇文章1773字,读完约4分钟
瓦舍湾社是平凉市灵台县少寨镇李家河村最偏僻的村落。由于地处偏远,户数少,分散,社会半个多世纪没有电气化。群众用不了手机,手机没电了。充电时要跑十几里山路才能找到有电的人;这是垫圈湾人做梦都想不到的事,给牛粉,找一辆跑的车跑两个小时,在邻近乡镇用电生活。
当镇领导进村与村民讨论这件事时,大多数村民都有些怀疑。他们不应该为了一分钱就把这么好的电拉到村子里。他们只是听神话的。
因为路况不好,电动工程车进不来了,镇上果断出钱,叫挖掘机和推土机来接路;山陡,电线杆起不来了,群众挽起袖子喊着歌抬上山;工人们加班。每天中午和下午用餐时间,群众家中的馒头和米汤都准时送到施工现场。村民的热情感动了建筑工人,几方齐心协力,按时给村民家送电。
2012年春天,经过十五天的战斗,伴随着一声声鞭炮声,终于通电了。
上电那天,我爸把灯开关开了又关,关了又开,说看着灯泡飞就好看。村民甄星科几乎忘不了父亲幸福的样子。通电前,家里订了煤油灯,煤油买不到,又订了柴油。大火熊熊时,烟呛人。现在甄星科一家不仅装了电灯,还买了一台电视机,后来又买了一台扑粉机,供养动物的邻居使用。
瓦舍湾电气化是开始,三年后李家河村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2014年12月底,李家河村与县城的距离突然被城乡公交拉近,包括白建军和他的哥哥王麦成在内的五位老人乘坐第一辆公交车到县城散步。
去县城之前,花了两个小时花30块钱租车到镇上,然后坐班车到县城;“现在我们坐公共汽车40分钟就能到达那里,”白老汉说。通车第一天,村子就像过年一样。
开车到县城,为李家河村打开了一扇与外界接触的窗户,精准扶贫正在一步步唤醒这片荒芜贫瘠的土地。
2015年6月底,李家河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工地,大型机械来回穿梭,建筑工人在辛勤劳作,新家悄然矗立。
我期待新房子十几年了,可以肯定!田,一个在工地上工作的村民,是李家河社的成员。他的房子建于80年代,年久失修,下雨天漏水。如今,田想要盖一栋四拐二弯(四室两厅一厨一卫)的新房子,他的兴奋之情难以掩饰。
我们村大部分房子都是七八十年代建的。大部分是土坯房,房子漏水,墙塌。每个人都有建造新房子的迫切希望。村支书王小明是村里新旧交替的见证人。村民们住在分散的地方。每到下雨天,村子就泥泞不堪,几乎出不来。每到下雨天,村民们都出不去,只好走陕西省临猗县城河西乡,步行10多公里才到镇上。
神奇的场景伴随着大规模的精准扶贫工作。如今,李家河村有一个巨大的农舍和一个宽阔的广场。这条硬化的路通向城镇和县城。李家河的人民生活很好。说到党的领导,大家都赞不绝口。
到李家河村,已经是今年二月了。从地面升起的新村庄让人感觉心花怒放。在新建的新村广场村务公开栏里,笔者看到村民李小平正在把村消防队春节期间的收支情况清晰地抄到两张大黄纸上,并排贴在村文化广场旁边的帖子栏里。
从1982年生产承包到户开始,李家河村就成立了村社消防队。社会消防队的主力由附近的蒋家沟社和李家河社的村民组成,主要为附近的李家河、蒋家沟和堡子沟进行社会消防。为了保证社会消防队财务收支的透明度,成立了社会消防俱乐部。社会消防俱乐部的主席由两个协会轮流选举产生。这一年,是李家河社的李小平。
今年正月初三下午,在村上用广播把社火队20多名队员叫到村里。李小虹和李孝义兄弟很早就准备好了各种颜料,开始给大家做鬼脸。两兄弟虽然擅长做鬼脸,但是动作麻利,没有出错,但是一群人画完脸之后已经是黄昏了。
一串鞭炮声响起后,盛大的社火表演开始了。按照村上的老传统,社火队每年挨家挨户打100多个家庭。
该村原支部书记王小明因病坚持在新村建成后上任。社火队第二年第一个月去他家打了一整套五传。这种打法费时费力,社火队一般不打。但是,去年李家河修路,建新村,翻了一仗。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浸透了王小明的心血。村民们借此机会表示感谢。
我们玩社火玩的不错,但是这几年很少进城玩,不是不想去,而是路不容易。现在我们村好了,可以去镇上县里玩一次!村党委书记李很有信心。
优美的生活环境,欣欣向荣的产业,幸福的村民,都是幸福的。这是村民们从未想到的好日子。它就在眼前,新鲜而坚实,触手可及。村子南边的李佳河的声音比前些年清晰多了。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春到黎家河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陇文化]【百花】平凉二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