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化·文摘】“追名”也疯狂
本篇文章1256字,读完约3分钟
我记得,《北京晚报》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令人失望的新闻:山东泰安的一个骗子,用开放“中国名人园”和在园内为名人立碑的诱饵,让很多生活在有着三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古都北京的“高知”吞下了骗子的钩子。根据一位受骗教授的供词:交完钱后去泰安参加“名人花园”开业典礼;晚上11点从北京登上火车,第二天早上6点到达泰安。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能以如此大的朝气和精神奔向“名人花园”,内心虔诚,证明了“名人花园”的巨大诱惑能量。直到教授到了泰安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虚假的骗局,于是冲向警方,要求逮捕作弊的罪魁祸首。
看了新闻,作者心里有很多感触。诚然,骗子是可恶的。他已经开了口,吞了一些“高知”的钱,但也让这些“高知”精神上受到了创伤,所以他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惩。但另一团疑云立刻浮现在脑海:如果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在街上买了假银元,这似乎很容易理解;但这些被欺骗的人头上戴着“高知”的皇冠,因此有必要探究他们被欺骗的原因。什么是「高知」?其内涵的界定,既不是无知,也不是一无所知;在国人中,是先进知识群体的总称。如果从微观上分析其含义,“高知”不仅是中国的知识精英,更是一个胸怀宽广、自尊自爱的空想家。为什么为了给“名人花园”里的纪念碑扬名而吞下猎人的诱饵?想到这里,我被“名气”这个词所驱使,渴望在李葱死前能在“名人花园”看到他个人的名气铭文。
这个动作让我想起了一个历史典故:古代晋朝大臣杜预,一生功绩卓著,晚年被晋武帝封为“南征将军”。说后人会评论自己的一生是有道理的,但这个人似乎有政治近视;偏偏在他有生之年,被要求为他雕刻两座著名的纪念碑(刻有他的文武成就)。他把一座纪念碑放在仙山顶上,另一座沉入汉水底。为了在世界上留下名气,他真的煞费苦心:即使将来天塌下来,山和河底互换位置,世界上总会留下一座丰碑;所以,无论天地如何轮回,他的名字都会随着山川。它的行为可以用几千年的眼光来形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是个追名逐利的人。
据《晋史》记载,杜宇曾经表白过自己的内心:他只求名留天下,不求道德完善。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成了后世追名逐利的历史典故:唐朝的温庭筠、张九龄;宋代陆游、范成大的诗歌中有贬损杜聿沉碑的诗句,其中以宋代诗人范大成的调侃最为直接。他在《读史》一诗中写道:“汗流浃背的竹简不再是笑话,在仙山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陆游在《城中侍应图》这首诗中感叹杜宇的所作所为:“汉江今天是不是要沉碑了?千禧年是第一个成为唯一的崔伟。”说白了,诗就是,历史变迁之后,汉水碑和仙山碑都失传了,只有仙山屹立于天地之间。明清民国时期,作为文人话题的杜宇,很少记得自己的成就,但立碑和沉碑的动作却历历在目,成了名士和学者们饭后的历史笑料。
由此可以推断,即使“名人花园”不是骗局,即便是晋朝重臣杜预的丰碑,也能成为今天《笑傲广林记》的新篇章;谁能保证这些用钱购买的“名人纪念物”有一天不会被当成又一个街头笑话,而是成为后人的餐桌!
(摘自《新民晚报》,2011年7月7日)
标题:[陇文化]【文化·文摘】“追名”也疯狂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文化·文摘】人性之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