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我们的巷道变了
本篇文章1677字,读完约4分钟
房子刚建的时候,前面没有人家,但是是农田。春夏秋三季,前门绿油油的,金黄的,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冬天,庄稼收割了,一片空宽,无边无际,白雪皑皑,广袤无垠,如此惬意。上车出门。四面八方都是路。你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下雨时,在门前挖一条小沟,院子里和路上的水滴入农田。院子干净,路没烂,庄稼浇过一次水。冬天下雪,把雪扫到地里也算是补充水分。
后来前面陆续盖了房子,形成了一条巷道。人多,生活热闹,但问题随之而来。最难解决的是夏雨。在院子和巷道中,日常生活用水已经达到饱和。下雨时,水瞬间溢出,有人在门口筑坝,防止巷道里的水进入院子。雨一直下,最终大家无奈的对外开放,整个巷道变成了水上的威尼斯。这种情况迫使每家每户都要买过膝雨靴,有的家庭还配有小水泵将院子里的水抽到巷道里。
大家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人想出了一个在道路上挖深的方法。似乎是对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巷道积水不进入院子的问题。结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工农武装在一起,男女老少一起上山,军民大规模生产的场景再次被复制,巷道下到一个很深的堤岸。
巷道降下后,下雨的时候,巷子就变成了一条河。水很多天都渗不出来,最后还是会渗出来,而且会烂很多天。擦鞋,出门一次一脚泥,让人很烦。进出院子不方便。自行车很轻,脚放在肩膀上就能进出。摩托车比较重,进出需要两三个人一起工作。许吃完午饭奶就出去了,走得很匆忙。她没注意。她走下来,小腿上的骨头都废了。周野的孙子刚走出来,周奈只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孙子一跤摔倒了。虽然没怎么碰,但是媳妇抱怨了好久。对面杨业卖瓜子,三轮车进出不方便。杨业在门前搭起了一个斜坡。下午他回来的时候,屋里一个人都没有。杨业独自去了,但没有上去。三轮车倒着走,车子的搁板被掀到了地上。零食和玩具散落了一地。杨业气得拿起就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感叹,说什么时候才能把巷子收拾干净。
县里开始考虑如何改变这种情况。2006年,启动工程启动,县城主要街道接入启动网络,整个城市瞬间变得干净。人和人聊天,都说下水真好。洗脸洗菜洗衣服的水掉下来就滴下来。太方便了。院子里又干又素,隔两天还要撒点水。有人说下水挺好的,特别是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地漏处滴落。院子还不错,街道也还不错。太棒了。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实事。字里行间的炫耀真让人羡慕。我们去县里反映,县里的人回复说县里所有的居民区都会接入下水道网。
后来县里的人来我们巷道,说我们反映的下水问题已经有效果了,现在要开工了。启动项目已经实施了将近一个月。下水完成后,在巷道里铺上大石头和方砖,人在上面行走散开,再也不用担心摔腿踢腿了。邻居媳妇肖鹏一口咬定:“弟,下水真好,各种水都能滴下来。房子干燥素食,不用再担心下雨,放心睡吧。”。
好事一次又一次。2015年下半年,县城街道统一架设路灯。县里主动过来安排,在巷道里种了两根铁棍,竖起了两盏路灯,换了大石砖,铺了沥青。夏天很热,巷道里有点凉风,学生们就在路灯下看书,老太太年轻媳妇给学生腾地方,在不远处的小桌子上打扑克,一派欢乐的景象。也是放在垃圾桶里,隔10天环卫队的车来拉。去年上半年垃圾桶被拆了,说影响美观,改成了保洁车收垃圾。每天早上一起床,巷道里就响起了《走近新时代》的音乐。我们把垃圾放在行李箱里,清洁车离开了。我欣赏这音乐的设计。垃圾没了,房子干净了,生活好了,心情詹妮弗了,新时代的开始是什么?
不仅我们的巷道在变,整个县城也在变。环城路已经完工,上面的沥青黑亮亮的,路边种着垂柳、香椿、白蜡树、泡桐、针叶树。每天早上,每天晚上,都有人走在路上。第四街休闲广场也安装了健身器材。走完之后可以在设备上移动。这不仅仅是生活设施的改变,更是生活理念的改变。接下来,第四大街又拓宽了,原来的人行道改成了公交专用道。公交车买了,很有型,很漂亮。大家发了公交卡,上班,出门做生意,出了巷道就上车。非常方便。
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我们会有更多的梦想,这些梦想一定会实现。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我们的巷道变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