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孙立群谈民国时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
本篇文章3442字,读完约9分钟
从新世纪开始,晚清以来的历史研究逐渐兴起,并在2011年达到高潮。中国近代史的大量书籍和研究文章的出版,不仅引起了学术界的热潮,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普遍兴趣。很多现代人物也成为了当代书籍中的明星,从曾国藩到李鸿章,从蔡元培到胡适,等等,研究者们都曾多次提及。
然而,这股热潮正在逐渐消退。最近近代史话题逐渐减少,相关书籍也不再是出版市场的热点。
过去100年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关注的多事之秋,从帝国时代到现代国家的转型,确实值得一写。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是什么让历史远远超出历史研究的范围,成为持续了十几年的社会热点?
对此,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孙立群表示:一方面,这是历史研究规律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当时国内很多人的不满和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关。其实随着社会和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这种热度也在下降。毕竟人的眼睛还是朝着未来,而不是过去。
近代史热的原因
北京晨报: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一股研究近代史的热潮。在你看来,这种热潮是怎么形成的?
孙立群:首先,从历史研究本身来看,这也是一种必然。对某一时期以前的历史进行梳理和研究,是历史研究中的正常现象。近代以来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应该搞清楚。时至今日,当时所做的许多研究和得出的结论,都局限于时代的局限,值得探讨和反思。比如北洋时代和民国时期的一些问题是否需要重新认识,这是近代史研究集中的原因之一。
北京晨报:你觉得还有其他原因吗?
孙立群:还有一个原因是情感因素。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担忧和不满,让一些人看向历史,甚至有些人觉得今天不如从前了。当然这种感觉是不正确的,但正是这种感觉让近代史的热度一次次上升。随着国家近年来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热潮正在消退。另外,2011年,辛亥革命持续了一百年,正好催生了近代史热的高峰。
在近代史的热潮中,有些词总是反复出现在人们面前。大师,变化,理想等等,尤其是文化领域的近代史,是很多人追求和赞美的对象。但真相是什么?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孙立群说:“民国永远像一个迷,大师永远聚集。个人感觉有点过了。”。这不是一个繁荣的时代,而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军阀混战、人民生活贫困的时代,一个近代中国各种矛盾激烈爆发的动荡时代。少数人不能代表所有人,个别案例也不是整个时代的缩影。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要科学全面。不要被历史碎片迷惑,更不要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重新定义的历史
北京晨报:在你看来,在这场近代史热潮中,留下了怎样的思考?
孙立群:通过对那段历史的重新梳理和认识,我们也认识到了很多过去被忽视的问题,也重新发现和认识了一些由于时代局限而得出的结论。就辛亥革命而言,它有其积极和不完整的方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89年是最动荡的时期,不仅是社会动荡,文化领域也是如此。事实上,那个时代的事件中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比如孔家店的垮台,甚至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许多思想。其中有些在今天确实值得讨论和重新理解。
北京晨报:研究本身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吗?
孙立群:研究中确实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动就颠覆历史。我个人感觉太多了。那个时代有自己特定的环境,和今天完全不一样,但总有人似乎觉得不如从前了。过去比现在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历史总是在前进。它已经不是过去的理性概念了。不值得推广,不应该被尊重。
不要崇拜乱世
北京晨报:在很多书和文章里,那个时代是备受推崇的。为什么觉得这样不对?
孙立群:我看过很多类似的书和文章。有一些文章让人觉得那个时代好像是盛世。当然,这是不对的。从清末到民国,如果从1840年算起,100多年绝对不是歌舞盛世。反而会是各种矛盾集中的混乱时期。军阀混战,外敌入侵,民族危亡,倾覆在即。人们生活得非常艰苦,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和压力,缴纳过高的税款,造成无尽的天灾人祸。在国外,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低,经常被欺负。这个时代怎么可能是盛世?
北京晨报:高手云集,点子爆棚。很多人认为那个时代是文化繁荣的时代。你觉得真的是真的吗?
孙立群:这其实是个误会。首先,大师和精英知识分子很少。与今天相比,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很小,当然更少。第二,即使是这些精英知识分子,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力也远不及人们的想象,甚至比今天的知识分子还要差。所以看起来有很多大师和精英知识分子很活跃,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代表那个时代。
感情不是历史
北京晨报:那么,是什么让研究者产生了这样的误解呢?
孙立群:首先,是专业的误解。有些研究者在历史研究方法上有偏差,包括一些专业的研究者。他们的问题是以小见大,以偏概全,在某一方面代表了整个时代。这个方法不正确。学习历史,了解一个时代,要全面了解。如果只看到少数知识分子的活动,而忽视更多流离失所、温饱不足的人,忽视战争、灾难、侵略对人的危害,那么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全面的,不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另一方面,前几年社会问题的积累让人产生不如从前的错觉。当他们把情绪寄托在历史上时,往往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历史,而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理解。
北京晨报:在你看来,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是怎样的?
孙立群:老瘦的心态其实是中国的传统。学历史的人是不可能的。历史总是在前进。毫无疑问,今天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好。事实上,只要社会能够健康、健康地发展,事实就会告诉人们,不如从前的感觉是不准确的,社会的发展总是不如从前,但总是比以前好。历史的车轮在倒退,这只是一种情绪化的陈述,而不是理性的理解。同样如此。随着我国近年来的不断发展,近代史热正在逐渐消退,这就是一个证明。
怀旧而不退步
北京晨报:你觉得过度怀旧不可取吗?
孙立群:是的。怀旧是可以的,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同时,怀旧也不代表历史比今天好,也不代表回到过去。历史的车轮不可逆转,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事实上,如果我们做一个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今天比过去好得多。比如你看看人们的生活,这30年和开放前相比怎么样?相比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甚至更早,结论不言而喻。与过去相比,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谁愿意回到战乱流离的过去?没人会。事实证明,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怎么能说过去比现在好呢?
北京晨报:老瘦观念有哪些弊端?
孙立群: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如果总觉得昨天不是今天,那就难免落后于时代。历史总是在前进,人们应该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历史是我们走过的路。别忘了,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顺畅,走得更快,犯的错误更少,而不是让负担越来越重,历史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只能让我们栽跟头。
被遗忘的人格
北京晨报:你认为近代史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孙立群:比如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各自的性格都是丰富而突出的。虽然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力不足,但他们一直在努力,没有放弃对时代的责任感。同时整个文人群体的风气非常好,包括北大、西南联大等名校,也是这种风气的建设者和维护者。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循环,知识分子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思考和探索。这一点值得今天的知识分子学习。
北京晨报: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崇拜是否也和今天的知识分子问题有关?
孙立群:现在的知识分子确实存在人格不足的问题。很多知识分子在争夺科研项目、争取科研经费等等之间徘徊。太多的事情让知识分子失去了原有的理想和坚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功利的心态,真正展现自己的个性,我觉得真的需要很大的努力。
历史给了我们什么
北京晨报: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孙立群:我觉得对于历史来说,无论是研究者、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大方向首先不应该是错的,以史为鉴是为了今天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反过来。学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给后人以启示,让我们有更多的信心和更好的方式去获得更好的未来,而不是学完历史就变得消沉。第二,方法要科学客观,不能片面代替全部,把个别案例当作普遍现象,不能用情绪代替科学态度,这样才能真实全面地认识历史。你不能因为个人感情而选择和删减历史,只看自己想看的,不去理会别人。你用那种方式认识的历史,并不是一部全面的历史。
北京晨报:怎么做?
孙立群:首先要尊重历史,历史是不可改变的过去。其次,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历史,挖掘对当今社会有用的东西,继承和学习好,尽量避免不好的事情再次发生。社会在发展,历史应该给我们更多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晨报周怀宗
标题:[陇文化]孙立群谈民国时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