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本篇文章2430字,读完约6分钟
在大连的锦州,日本士兵站在悬崖上清兵的尸体旁边
日本军队正在修复被捕获和损坏的镇沅船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重视60年,轮回的一年。吴佳年是农历的第一个月,如1894年、1954年和2014年。今年又是吴佳的一年!发生在120年前的1894-1895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痛苦的伤疤。然而岁月的皱纹往往无声无息,无情地淹没了历史的刀痕。对于今天的许多中国人来说,甲午战争可能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词。历史不能忘记。它总是以自己的逻辑给未来以深刻的启示。通过充满黄海的历史烟雾,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国人民可以从这场关系到国家命脉的战争中获得很多情感、启示、担忧和警告。
三千年来没有变化。中国人什么时候经历过这种变化最多?1894年爆发的是中日战争。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的近代史。中国败给小国日本,也刺激了中国精英,中国开始进入探索政治、制度等诸多方面的过程。
中国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当然有很多原因。这里我想说的是国内学术界经常忽略的一个方面,就是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宣传战。除了战场上为枪而战,日本和中国在为笔而战的软实力上还有巨大差距,比如国家形象的包装、媒体宣传策略等。
-西方媒体如何看待中日战争?
对中国人来说,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但是,纵观当时西方媒体的报道以及后来的历史讨论,大多对中国并无同情之心。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人称日清战争。在他们看来,中日战争与中国人理解的大不相同。主要有三点不同:他们认为中日战争是文明战争,是解放战争,是救国战争。文明之战是先进文化战胜文化落后的胜利。解放战争源于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口号:赶走满洲人,恢复中国。日本认为中国自明朝灭亡,满清灭德,日本人来解放中国收复中原。日本也认为,在西方白人的入侵下,黄种人应该团结起来。中日同根同种,必须联手对付西方。这是救国战争。
甲午战争爆发时,中日两国最高领导人宣布宣战。光绪皇帝宣战主要是说:朝鲜是我们的附庸,现在内乱。它要求中国出兵平息内乱,这是中韩之间的内政,与其他国家无关,日本不应该出兵。
但是日本明治天皇宣战说朝鲜是独立国家,现在中国侵犯了朝鲜的独立,所以我出兵帮助朝鲜巩固独立;其次,对华宣战是为了保护朝鲜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要不断强调东亚和世界的和平。
当然我们觉得这是忽悠,但是日本宣战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世界,而且非常有效,最终影响了当时的世界舆论。
1884年朝鲜沈嘉政变后,中国开始在朝鲜驻军,搁置清租界。中朝两国进入了复杂的历史关系。传统的宗藩关系和现代的外交框架模式,使中朝关系缺乏清晰的制度化设计,这是非常模糊的,而日本已经赢得了空.
在日本对朝鲜的战略包围中,它秘密聘请了一位美国专家作为国家宣传战的总指挥,他就是《纽约论坛报》(House of New York Tribune)。豪斯熟悉西方媒体的运作模式。在他有计划的包装下,西方媒体对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野蛮和文明的理解形成了一种趋势和共识。
-日本间谍被明治天皇亲自接见,开创世界先例
1644年,明朝死于李自成,满清八旗随即入关,夺得中原。日本和朝鲜都认为,中国的土地已经落入易迪手中。19世纪60年代,日本幕府首次派团访华。其中一名成员,高杉信崎,在明治维新时期担任著名的突击队队长。他去上海书摊买书,问有没有魏源的《海图集》。书店老板说不认识这本书。魏源的《海上国地图集》写出来后,在国内无人问津,却成了日本的畅销书。书店老板给了他一堆如何应对科举的书。高杉新崎想买陈化成和林则徐的书,但是他没有。高珊后来在日记中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思想与中国的正确道路相去甚远,中国知识分子陶醉于空的文字,而不是实际的学习。
除了中国人的意识,还有一种心理,我总结为中原意识。在中国周边的中国文化圈里,普遍认为,做得再好,也得进入中原,才能算成功。日本人也想,满清占领中原,我为什么不能占领?我比你更接近中国。日本人认为满语是意弟。在甲午战争的许多日本信件中,父亲在给在前线当兵的儿子写信时,经常写“我是中国”、“我是中国”。他对儿子寄予厚望,觉得这是为了保卫中国,保卫中国。
日本著名的印相岸田文雄在上海和汉口开了乐山堂,既是药店又是出版社。几乎所有最早的关于西方政治、哲学、伦理的书籍,都被乐善堂翻译印刷成中文,在中国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让普通人买得起。乐山堂在甲午战争前成为日本间谍的总部。当时日本政府很穷,没有钱给间谍提供任何经费。几乎所有的资金都是由岸田文雄赞助的。
这个日本间谍集团,平均年龄只有19岁,在甲午战争前在中国呆了三年左右。中国辫子要留很多年才更像。这些日本间谍剃光头发,说自己是和尚;普通话说得不利索,就说你是福建人。为了配合征服中国,他们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包括四川、云南、西藏等边境地区。有的打扮成乞丐,一路乞讨。首先,他们省钱。第二,他们近距离观察人们的感受。许多人死于九死一生。他们的工作也很细致:从渤海到山东往下的海岸线,他们支撑着小渔船,装扮成中国渔民,用铅垂线测量,绘制海图。他们的情报很清楚,详细到每个村庄的人数和几口井。后来日军进来,参谋人员手里拿着间谍提供的尖端情报。在甲午战争中,日本没有间谍是不可能成功的。三个间谍还被明治天皇亲自接见,这在世界谍报史上是罕见的。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么公开的表彰间谍的行为,日本开了先例。
在这些日本间谍中,有一个非常有名,叫小太郎宗方,是一个学者型的间谍。后来《韩报》就是他办的。他在甲午战争期间为日本人策划了宣传基调:驱逐满洲人,恢复中国。日本在大连登陆后,到处张贴他起草的告示,题为《十八省英雄开谏》,大意是中国沦陷已久,让我们解放你们;满清政权如此腐败,号召大家齐心协力。这种宣传很有效。1894年10月,日军进入东北九连城风景区。根据他们在战场上的记录,当地居民吃着水壶里的纸浆来欢迎王师,这是一种宣传努力。日本接管台湾的时候,当地人居然叫日本大明大元帅!
标题:[陇文化]日本人眼中的甲午战争: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