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邓贤:民族危亡时刻 中国知识分子能够成为脊梁
本篇文章2350字,读完约6分钟
昨天上午,著名作家邓贤首先写出了《父亲的1942》,这是富二代父亲在国民党军队中的经历,并在北京举行了新书首发仪式和研讨会。该书以邓贤的父亲为原型,塑造了抗日战争时期在印度和缅甸作战的中华民族学生士兵的艺术形象,讴歌了国家兴亡和每个人责任的爱国精神。邓贤在书中不仅再现了中国远征军在云南和缅甸的惨痛经历,还首次披露了抗日战争历史上中国学生兵在中美联军的作战经历。成都市文联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潘开雄、雷达、、梁等参加了研讨会。
打架不是演戏
真实再现父辈抗战的英雄历史
《父亲的1942》是邓贤在《一个伟大国家的灵魂》反映了中国远征军的整体历史后,试图用传记的方式描述父亲的抗日战争史。邓贤透露,根据父亲的口述、父亲的记录,以及大量的采访和史料收集,他真实地再现了父亲和战友们在印缅战场和中美联军并肩作战时所遇到的一点一滴。邓贤的父亲邓亦舒,在历史与人性的巨大冲突中迅速走向成熟。同时,部队里军官极度矛盾的意志,军官的腐败,战友之间的矛盾纠纷,人性的丑恶也让他迅速成长。可以说,邓贤不仅写了家庭和战场,还触及了父母的精神内核,如少年成长、幻灭、英雄情结等。
这本书和远征军题材的《我的头和我的使命》一样,也是一部群像小说。邓贤说:打仗不是演戏,不是知识分子游行喊口号。数以千计的生命被死亡之手抹去。他怎么会雄壮?在努力塑造父亲形象的同时,他也塑造了几个同学和战友。他们大多是富二代官员和名人,却是这样一群大中学生,形成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学生军。他奔赴印缅战场,投身于中国军队参与整个二战的唯一一场国际战役,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邓贤也在书中糟蹋了一个典型人物,他父亲的同学老余是文学中最光辉的形象。他父亲是国民政府国防部的高官,所以深谙军事官场。在战场上,他开枪射伤了自己的腿,以避免死亡的危险。战后他忙着偷军用物资为自己积累资本。与父亲正面的阳光相比,他是一个思辨的人物,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代表了历史和人性的真实,也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学成功。
提供一个新的维度,让人们看到教科书之外的历史
擅长文学和抗战题材的邓贤,在担任成都作家协会副主席期间,一直致力于现代题材纪实小说的创作。父亲的《1942》是他用了三年时间完成的又一部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优秀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具有家族传记性质的小说。市文联副主席洪亮表示,该书也是成都市文联和市作协积极支持的成都市重点文学创作支持项目之一。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教科书和影视作品里看不到的历史。中国作家协会出版部主任梁对这本书评价很高。他说:邓贤从《一个伟大国家的灵魂》到《父亲的1942》,从来没有写过一点爱和一杯水。他弘扬民族精神,充满阳光,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有价值的作品。对于书中所关注的学生士兵,著名作家白烨评论说: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学生士兵不在视野之内,这本书为传统视角之外的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开辟了新的一面。他以父亲的抗日战争为主线,写学生兵,以及1942年前后,包括从9月18日开始,包括淞沪抗战和印缅战役。整个背景很丰富。总的来说,以学生为主线的幕后,其实有八年抗战的总结。
对话“”
解读那个战场和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是我的责任
:你最初是如何考虑背景主题和写作角度的?
邓贤:对于这个题材,我写过《大国之魂》,里面涉及到一些部分,但是我不太满意。因为数据都在美国,没有条件拿到这些东西。另外,因为学生在战斗后分散了,所以找不到他们。我父亲的战友,当时成都六十多,现在只剩下三个。我在2004年做了一本书,是一本我很自豪的书。我带领六位文艺青年,在一年时间里采访了近千名散居各国的前驻印学生士兵,并做了口头记录,分别以中、日、英三种文字发表。这本书叫《同方战争》,也是二战中中国军队唯一一次参加的国际战争。因为这些材料太难找了,这些人难找,现在活着的都90岁了。在面试的过程中,比如这周面试完了,下周再找一个人打电话,别人告诉我他去世了,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了很多。那次采访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基础。我深入了那一代人的内心世界。我想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场战争。我面试的客户这么多,真是奇迹。2009年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写这本书了。
书中有很多关于第二代官员和第二代富人参军抗日的故事。你想向今天的青年传达什么?
邓贤:当时学校里的学生都享受免服兵役的政策,所以上战场是最违背家人意愿的。然而,正是这样一群大中学生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学生军。在这些学生中,20%受过大学教育,50%以上受过高中教育,大约四分之一具有英语水平或高英文能力。这才是真正的高学历知识分子大军。我写这本书已经三年了。我想表现或体现的是,无论是阶级、第二代官员、第二代富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时候,都会通过行动,让国家的脊梁。
父母的经历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邓贤:一定要善于学习,武装自己。我们必须打败强大的敌人,我们自己也必须强大。
据说这本书是你家系列的第一本。之后你有什么创造性的计划?
邓贤:因为其特殊性,我父亲经历的战争鲜为人知。想写的人恐怕没有这个条件;有条件的,退伍军人基本都死了,也不会写字,所以大部分人对这场战争只听过一点点。详细解读战场,解读那一代人的生活和心路历程,是我的责任。是一本传记小说,以父亲的经历为主线,但里面的父亲不仅仅是父亲,更是父亲一代,就像我父亲一样。我写他们的青春和生活,用这本书向他们致敬。
之后我想写中国的20世纪,从我爷爷开始。我爷爷是个逃到城里的7岁乞丐,活到了90岁。他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纺织帝国。抗日战争在中国大后方的时候,军品民品70%来自我爷爷的裕达华纱厂。我祖父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人生历程,我父亲作为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还有我自己,这就是中国的百年。
(滕阳)
标题:[陇文化]邓贤:民族危亡时刻 中国知识分子能够成为脊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