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从历史中回答“何谓中国”
本篇文章1664字,读完约4分钟
历史就是未来学,因为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是建立在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之上的。新作《枢纽:3000年的中国》,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上,缓慢地陈述过去,然后细细地勾勒未来的方向,最终回答了什么是中国这个核心问题。所以这本书表面上是一本历史书,本质上却可以定义为未来学的书。
中国是谁?历代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历史学家们,日以继夜地在寻找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观念和实践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展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种历史哲学。因为历史哲学帮助一个民族重新认识历史,重新赋予意义,重新建立秩序,同时庄严地告诉一个民族我到底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应该去哪里。总之,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信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作为一部历史作品,目标是试图建构一种新的历史叙事。这本书认为,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历史的特殊性,才能把握其在普遍性中的结构性地位。因此,指出中国历史的根本特殊性在于以下两点:一是中国是一个轴心文明的载体,二是中国超大规模。众所周知,曾经被贴上轴心文明标签的普世主义取向应运而生,以世界为思维单位的逻辑得到了保障。东亚的轴心文明一直以中华帝国为政治载体,使得中国的精神结构自始至终闪耀着轴心文明的光芒。此外,中国的超大规模,凭借其庞大的人口、巨大的财富、多样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区等优势,使中国成为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
时间和空这两个维度是解读历史的最佳切入点,图书中心也不例外。时间上,有四轮大循环,独一无二。第一轮历史周期中的封建社会在周朝逐渐得到改善,在秦政时期分崩离析。轴心文明思想火花四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二轮历史周期,贵族社会,汉唐鼎盛,让中国站在世界之巅;随着贵族社会的崩溃,精神再次进入自我反思阶段。第三轮历史循环,古代平民社会,始于北宋,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宇宙帝国与特殊身份的矛盾中,精神上实现了有意义的自我超越;从伦理世界到伦理-官僚世界,政治转型依然困难重重;清朝西定时,成为大陆宇宙帝国的绝唱。第四轮历史周期,现代平民社会,如火如荼。革命和战争是这个大循环的内在动力。远东的权力格局,民族主义的内外,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超越,宪政制度对宪法法典的超越,都预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空、中原、草原、过渡带、西部地区、海洋、雪域和西南地区到处都是盛开的花朵。不同的地理结构,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社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建构。事实上,我们用统一的方法论,对中国从古代到现代乃至未来做出了统一连贯的解读体系。
突破旧的认知局限,理解并开拓新的世界。这本书名为《枢纽》,旨在表明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包括中原、草原、高原和海洋等要素;在与世界的关系中,中国处于海洋秩序和陆地秩序的枢纽地位;在当前的全球秩序中,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文明体,由于其内在的连续性和多元属性,构成了一个连接世界不同地区的枢纽存在。
作为一部未来学著作,Hub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跨越了哲学、精神现象学、社会学、地理学、政治学、法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宗教等学科。在敞开的大脑中,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还可以预见中国精神解放带来的新一轮崛起。从全球格局来看,中国是世界秩序中的陆海枢纽。从国家格局来看,中国是一个内部体系;正是由于其内在的系统性,中国才取得了陆海对外枢纽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体系,不断努力重构自身,积极构建世界海陆秩序,在历史演进与现代性的融合中发展壮大为多元一体的共同体,对人类秩序的完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洞察过去,规划未来。回顾历史上的中国,世界上的中国3000年,期待全球治理秩序中的中国。
不得不承认,作为青年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施湛有着构建宏大叙事理论体系的野心,这确实值得称道。就像徐吉林先生说的,当今中国学术界能有这么大的手笔,这么大的气象,这么大的格局,实属罕见。但是,长时间看几千年的历史,跨学科开脑,俯视蚩尤的视角,充斥着让人瞠目结舌的行话和警句,也暴露出一定程度上无法整合的写作漏洞。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大书;仔细思考,分辨清楚,也是一部好作品。
标题:[陇文化]从历史中回答“何谓中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