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学奖为何惹争议?或因评奖定位标准不明确
本篇文章1110字,读完约3分钟
□宋家红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恐怕获奖是文坛第一难。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奖后我们也看到了不同的意见。今年的鲁奖还没有评审,方刘之争已经拉开了处处硝烟的序幕。终于被揭露了。具体作品不想评论。我的观点不可能和评委的观点完全一致。我想说说我对奖项定位标准变化的大致印象。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的定位标准是对作家的奖励。作者凭借自己长期的创作,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然后在某年获奖。在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之前,定位标准是对作品的评奖。一个作家在一定时期内创作了最好的作品,所以获奖了。茅盾文学奖四年一届。鲁迅文学奖以前是三年一次,现在是四年一次。茅奖和鲁奖都侧重于这部作品,并没有考虑到之前写这部作品的作家的影响。
感觉从2011年茅盾文学奖开始,奖项的定位标准发生了变化。大牌云集,靠的作品不是这个大牌最好的作品,甚至不是这个时期最好的作品。在我看来,张伟,莫言,毕飞宇都是这样的。但是想想,他们早就应该得奖了!但是,仔细想想,奖项的定位标准不是从作品变成作家了吗?
在这次(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我最关注的是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和理论,对这四类作家和作品比较熟悉。从奖项的结果来看,我认为奖项定位标准的变化也很明显。同样,获奖的几乎都是在文坛待了几十年、影响持久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其实一部作品赢得全票是值得怀疑的,但更有可能被所有作家认可)。而这一次,获得所有选票的人数可能最多,至少比我参加的第五届颁奖典礼多得多。但是,所依赖的作品仍然不一定是这个时期的最佳作品,甚至也不一定是这个作家的最佳作品;他们应该获奖,至少是在中篇小说和理论方面。这不是从思考作品到思考作家的转变吗?至少指作家的历史影响和持续影响的因素。
这种奖项定位标准的改变,好处是减少了评价结果的偶然因素,争议也减少了。在大牌面前,人们至少会确信因素会增加,往左走中奖的几率会小一些。缺点是这一时期的一些优秀作品会被不优秀的作品掩盖,因为创作它的作家可能是不知名的人,新人更难出现。甚至,有一定影响力但影响力不够,但创作出真正好的作品的人,也不一定获奖。我觉得这个奖项里有这样的作品。但是新人的作品很难引起文学界的关注。
当然,可以说一个作家要勤于创作,不断发挥影响力,写出比另一个更好的作品,但这很大程度上是要求的,一些有才华的作家不太可能一次又一次地做出优秀的作品。张爱玲的创作巅峰只有短短的两年,而且是她刚出道的那两年!
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鲁迅文学奖定位标准有变化吗?还是在改变的过程中?我觉得,如果定位标准不明确(是针对作家还是作品?),会给评委、编剧、读者以及所有关心这些奖项的人的内在价值标准带来困惑,争议不可避免。
标题:[陇文化]文学奖为何惹争议?或因评奖定位标准不明确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