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论:2013年华语电影价值观堪忧
本篇文章1687字,读完约4分钟
2013年,文化领域最赚钱的行业电影,今年继续领跑。但是,要问它有多大的文化意义,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实在是无语。有人说,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只看票房的行业。他们以前热衷于海外获奖,走向世界,现在更关注飙升的票房纪录。2013年的中国电影,用一些影评人的话来说,就像是一场感官盛宴!
算上2013年的中国电影,也许武侠片《一代宗师》有一些争论,虽然有争议。而历史与人物关系的现实主义,武侠世界的友情氛围,在某种意义上比卧虎藏龙更接近中国文化的精髓。《一代宗师》用自己的心和努力,再次证明了商业电影的艺术性也是可以体现的,人物的真情实感在商业电影中可以占据应有的地位。但说实话,电影人好像都有偏头痛。他们觉得票房太硬,拜金情结太严重,仿佛一分钟都离不开钱。
在一些电影制作人眼中,票房优势已经成为一面旗帜,被毫不掩饰地高高举起。《西游记》票房超过12亿,成为年度票房最高的电影,与《泰国》并列第一。国产电影把商品发挥到了极致,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外表的留恋和拜金主义,反之亦然。赵薇的处女作《致青春》上映三周票房7亿,《中国拍档》票房4.2亿,《天台上的爱》在中国票房1.16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超过1亿的歌舞片。电影人似乎一下子顿悟了:只要有怀旧情绪,就能让观众在电影院泪流满面,从而使票房迅速上升。甚至连拜金主义的变调演绎都成了电影人不回避的主题。《北京遇上西雅图》不仅模糊了金童玉女,更宣扬了真爱。《小时代1》和《小时代2》讲述的是让90后期待的空灵青春故事。有评论说,金满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扭曲的价值观抛给观众。在高票房浮华的背景下,很多年轻观众其实并不在乎电影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水平,只要能沉浸在大师给的温暖梦境中就行。
从前人们对大片顶礼膜拜,经常拍几部,一部接一部地追求。但是,任何事物总有审美疲劳,尤其是失去灵魂的时候。因此,今天的中国观众似乎无意将大片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这从《富春山居图》被砖头打中就可以看出。虽然以2.5亿的票房进入前十,但无疑是一次失败的销售。这部被称为烂片的作品,赢得了眼球和口水。在这种情况下,想让赵元帅变得格外仁慈,恐怕是一个愚蠢的梦想。至于“杨家将”,那是一股废力。除了《风暴》和《龙神之王》,中国的大片明显缺乏可取之处和荣耀。
贺岁片一直是国人的宠物,但去年在冯小刚随机制作的《私人定制》却获得了与《小时代》系列和《泰国》同样的票房,但口碑却一落千丈。可以准确地说,冯小刚是一位票房导演。从整体主义的角度来看,冯小刚的贺岁片一直以明显的平民追求为特征,这也是他的喜剧电影往往取得不出所料的成功的重要原因。冯的电影总能抓住中国观众的视觉神经,找到他们的审美激情。这种兴奋与知识精英所期待的人文高度无关,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关系不大,与民众的世俗品味有关,与不注重境界的噱头有关;最重要的是和票房关系最强。为了弥补拍摄《1942》前所经历的滑铁卢票房噩梦,冯导这次又杀了一个回马枪。然而他没想到的是,与他之前的贺岁片可以让票房和口碑同时冷却相反,这一次,原本和谐的两者突然决裂了。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中国电影人受票房驱使,变得功利、市侩。利益驱动的不尽如人意的作品,大多有尺度无故事,有故事无人物,有人物无思想,患有灵魂苍白、精神贫血、思想缺钙等常见病。许多电影不再致力于人物的塑造、思想的探索和灵魂的发现,不再注重人物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真实表达,也懒得表达存在的质感和人性的丰富和复杂,更不用说揭示现实的人物了。很多喜剧电影,在表现人的生活时,以琐碎、低级的噱头和对人性的暧昧渲染作为刺激观众的元素。他们对突出人性的光辉、思想的力量和高尚灵魂的深度不感兴趣,缺乏耐心,更喜欢创作没有灵魂、缺乏同情心和不人道的作品。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作品好看,别人就管不了那么多。事实上,一部好电影不仅是票房的收银台,也是思想发现的挖掘者。他们要站在时代的潮流中,对时代和人生的走向和方向有洞察力和远见。通过电影的艺术形象展示思想的深度和人性的高度,将永远是电影闪耀历史和审美光芒的制胜因素,也应该是电影取得良好票房记录的正确途径。
标题:[陇文化]评论:2013年华语电影价值观堪忧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