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博之美物】做一个追逐长城的人——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侧记
本篇文章975字,读完约2分钟
历时一个月的第八届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6月19日在嘉峪关市隆重开幕。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也是明代长城西端的起点。这里是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镇”、“边锁匙”之称。
根据第八届敦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国际旅行者大会发布的“2018丝绸之路旅游大数据”,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是旅行者最期待的体验之一。
一个城市的文化表征是多样的,博物馆可能是最包容的地方。除了欣赏风景,你还可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在旅途中有另一种感觉。本期我们专门策划了第一期,带您参观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共同体验嘉峪关长城的文化和历史。
建造长城的历史
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治全国的秦始皇将一些早先修建的断断续续的防御工事连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抵御来自北方的侵略。明朝(公元1368 -1644年)继续修建,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防御设施。其文化和艺术价值与其历史和战略重要性不相上下。长城是中国和世界上建设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从公元前7、8世纪开始,连续修建了2000多年,分布在中国北部和中部的辽阔土地上,全长5万多公里,被称为“上下三千年,十几万里”。
长城的修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曾连续修建城堡“烈城”进行防御。公元前7、8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为了自己的防御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修筑长城。最早的建筑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后来齐、汉、魏、赵、燕、秦等诸侯国相继修筑长城自卫。此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不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公里到一千公里不等。为了区别于后来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史学界称之为“秦前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诸侯国,统一全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之争,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封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稳定,抵御北方强大的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入侵,秦朝大修了长城。除了利用燕、赵、秦等地的一些北方长城的基础外,还修建和扩建了许多部分,从此就有了“长城”的称号。自秦帝国以来,几乎每一个统治中原的王朝都要修建长城。包括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10多个朝代都曾不同规模地修建过长城,其中汉、晋、明三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长达5000公里或1万公里。
标题:[陇文化]【博之美物】做一个追逐长城的人——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侧记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