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镇馆之宝】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本篇文章970字,读完约2分钟
出生时间:新石器时代
出土地点:甘谷县
收藏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1958年在天水市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的双耳蝾螈鱼纹彩陶瓶,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96年9月,国家文物局藏品专家鉴定组将其列为国宝。
双耳蝾螈鱼纹彩陶瓶高38.4厘米,直径7厘米,底径12厘米,泥橙黄色陶器,深褐色,小嘴,长颈,平底,颈上有一圈绳纹。彩陶瓶腹部两侧有对称的桥形耳朵。一只大鲵从肩膀上方到瓶底附近被涂成黑色。娃娃鱼的面部器官用圆圈、十字和水平线来描绘。两只眼睛明亮而生动,像一个人的身影,生动而可爱;头部扁而圆,口大齿露,身体长而曲折,两侧有爪形线条,尾部大而平,身上有条纹。身体蜷曲仿佛在游泳,两个前肢似乎在支撑身体,让头昂得高高的。鲵鱼的头部与尾须自然相连,构图简洁明了,线条奔放。
双耳娃娃鱼纹彩陶瓶是仰韶文化庙沟式的代表器物。仰韶文化是大约7000年至5000年前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陶文化。它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至汉水中上游,西至甘肃洮河流域,北至内蒙古河套地区。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以在河南省单县庙底沟首次发现而得名。仰韶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仰韶的祖先生活在河边,描绘的动物图案主要是鱼、青蛙和蝾螈。瓶子上的图案准确地展示了鲵鱼的特征,反映了古代人类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高超的艺术复制水平。肚子上画有蝾螈的器物在甘肃天水石沟坪和武山福家门都有,但甘谷西平的这件在构图和创意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巨型蝾螈,又叫巨型蝾螈,分布在黄河以南广大地区,但只在甘肃天水武都,而这个瓶子就在这个范围内被发现。在古代,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组成了更大的部落,在文化上相互影响,在经济上相互交流。然而,他们的宗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崇拜。像半坡的面鱼图案一样,这个彩陶瓶上的巨型鱼图案也是器皿制造者所相信的神话的形象。考古界对这个彩陶瓶上的动物形象也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纹身是小鱼的真实图案;有专家分析,第一具蛇身的图案是伏的形象;有学者认为这幅图是龙的原始图形。但无论是什么形象,这种彩陶都让人充分领略到了彩陶的无穷魅力和悠远意境。(刘亚珍)
标题:[陇文化]【镇馆之宝】双耳鲵鱼纹彩陶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