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做好汉字书写 传承书法教育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呼吁提高国民书法素养和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立书法学科的相关议案、建议和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它和汉字有什么关系?如何看待当前的书法教育?带着这些问题,作者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写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寿安。
保护“崇尚写作”的文化基因
人们提到书法,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王羲之、米芾、颜真卿等书法家。大众习惯于把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如拓本、锦帛、纸上字迹等作为书法艺术来对待,但同时中国文人也用文字记录内心,描述社会地位,抒发情感。文字的这种功能完全是文人“写”出来的,也有助于中国经典的丰富。
在刘守安看来,中国一直有崇尚文字的文化传统。尽管经历了战争和朝代更替,我们的许多官方著作在历史时期空已经消失了,但是通过临摹,人们不断地学习、临摹和抄录最初的文字,许多传统文化也以这种方式得以保存和传承
刘守安认为,“书法”与“书写”相比,是指可以用来欣赏其点画之美的文字,更具有观赏性和视觉价值。“但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任何字体都是写的,‘写’是一个上位概念。狭义而言,‘书写’与‘书法’含义相近,但细究之下,‘书法’艺术的价值被置于久远的历史之中,相对于‘书写’的全部功能而言,只占一个方面。”刘守安说,“文字”并不能直接创造出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物质资料,但文字发明后,在国家管理、信息传播、知识积累和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在谈论书法艺术和书法美学时,汉字在延伸文化内涵方面的作用更值得关注。
书法教育应分阶段普及
“目前,人们对书法的热爱也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理解和解决问题?在我看来,做好汉字的书写教育,就是做好书法教育。”刘守安认为,写汉字既实用又艺术。在认识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美,学习祖先的智慧,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正是书法在当下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把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审视当前的书法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基本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应该是一种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刘守安认为,中小学书法教育是基础教育,不是学科
教育;大学的书法教育应该包括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作为一个艺术门类,可以归结为美术或书法单独;素质教育采取选修或辅修的形式,可以教会大学生如何漂亮、正确地书写汉字。
“书法教育要在全面认识汉字书写的性质、功能、意义和价值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加上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更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刘守安说。
作为教育部2013年发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主要撰稿人和带头人,刘守安对该教材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作用非常满意——它使中小学书法教育在现有体制下合理化、合法化,并逐步走上正轨。同时,刘守安强调各地中小学书法教育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课程和师资力量,避免行政上的“一刀切”。同时,他认为应在全国各地建立一批有特色的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并总结和推广其典型经验。
适应现代书法的“新身份”
自传统社会进入现代中国以来,中国书法发展了几千年。在当代应该呈现怎样的地位、命运和前景?
刘守安认为,随着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汉字的毛笔书写形式在国家管理、立法、信息传播、思想交流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实用功能,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书写功能实用性弱化的背景下,中国书法从三个方面介入现代生活:一是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成为书法家的创作对象;二是书法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第三,书法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现象,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提倡‘推广中国书法’,其实面对的是书法艺术家、书法研究者、书法爱好者三大群体。我们不能用一个单一的目标和口号“繁荣书法艺术”来要求所有的书法人。”刘守安认为,目前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必须适应其在现代的“新身份”,即明确书法作为“学术”、“艺术”和“文化活动”的区别,并有针对性地逐步推进。
日前,从甘肃省环保厅获悉,经环境保护部批准,甘肃省已超额完成2015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十二五规划的4项约束性目标。
标题:[陇文化]做好汉字书写 传承书法教育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