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废都》鼓噪:是解禁还是无聊
本篇文章936字,读完约2分钟
8月8日,各方为《废都》第一次转载选定了一个好日子。这一天,贾平凹将在贾平凹文学艺术博物馆签署拍卖。17年后,一本有争议的书被公平转载,贾平凹形容他的感受是“既快乐又恐惧”。然而,“喜”在“惧”之前。签售当天,媒体云集,名流加盟,希望老贾心情明朗,只有开心。
该书新版尚未上市,有人迫不及待地将《废都》再版列为2009年的文学事件,并从多个角度解读其再版所蕴含的重大意义,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文学价值凸显、中国社会进步、文化政策开放、欢欣基调、出版新时代。一份《废都》能承载这么大的意义吗?这种热趋势过去后,或许大家会觉得,它的再版与其他已经流行或有争议的书籍的再版没有太大区别。它的转载并不能拓宽文学创作的界限。这块17年前的“石头”被扔进了当今时代的湖中,溅起几道涟漪后,依然无法避免直落湖底的命运。
在对《废都》转载的解读中,有一个被人们加上的名词:“解禁”。
作家出版社社长助理刘芳曾说:“这不是解禁。请不要用‘解禁’这个词。”一方面是对“解禁”的狂欢式解读;另一方面,它对“解禁”讳莫如深。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构成了《废都》转载后的文化景观,也成为《废都》转载后最大的新闻点。这个新闻点看着眼熟:《废都》是当代的《红楼梦》;名义上百万美元的报酬其实只有6万元;六家出版社同时开机——这种现在偶像作家如荆轲、郭常用的营销方式,其实早就在废都实行了。现在想想,是《废都》的性描写还是《废都》的另类营销?
“解禁”成为《杜菲》最大的吸引力,超越了这部小说的内容,成为一个文化话题。读者会在意把方框改成省略号,把“这里作者删了××”改成“这里作者有删节”吗?17年来,《杜菲》不断被盗版,据说有1200多万本,在网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所有的拷贝。现在加入西装行列,每套卖100多元的《杜菲》到底能卖多少本,已经成为一个没人能给出乐观数字的问题。相比当年被禁推广取得的奇效,解禁《废都》取得的推广效果只能用小巫见大巫来形容。
在“解禁”这个热门话题下,无论是重新认定《废都》的文学价值,还是用它来研究出版政策,反映社会进步,都太草率了。把对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各种期望强加给杜菲,对杜菲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废都》的再版只是还原了它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也是随着时间推移的自然结果。
标题:[陇文化]《废都》鼓噪:是解禁还是无聊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