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改革开放30年的图书:历史眼光和使命
本篇文章1365字,读完约3分钟
改革开放30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总结历史经验的宝贵机会,所以今年出版了很多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书。这些书放在书店里,争奇斗艳,眼花缭乱。这不仅是出版界的收获,也是思想文化界的收获,因为这些书也在历史和现实面前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眼光。在这些书中,我特别想提到一本书,就是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陈小奇与陈志强的中国流行音乐与市民文化》。这本书不厚,有专业视角。它从流行音乐与改革开放30年的关系中探索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厚的。
流行音乐首先要感谢改革开放,否则这种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颓废之声”,在中国大地上是唱不亮的;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感谢流行音乐,因为流行音乐与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表达了改革开放浪潮中群众的心声,为群众的诉求与社会变革之间打开了一条畅通的通道。正如该书的两位作者陈小奇和陈志强所强调的那样:“流行音乐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平民音乐,它体现了一种平民文化和草根文化”。其实两千多年前,流行音乐就被朝廷看重了。当时朝廷有一套收集诗歌的制度,派官员收集民歌,也是当年的流行音乐。朝廷的诗集的目的是什么?“皇帝为了观察民风,下令历史收集诗词歌谣”,也就是说,朝廷通过这些流行的民间歌谣了解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诗经》是在历代收诗的基础上整理保存的。同理,回顾三十年来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也确实见证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文化精神。
但严格来说,以上观点并没有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更何况,流行音乐要想真正达到《诗经》的历史高度,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古典化过程,人们并没有为流行音乐的古典化做好准备。显然,虽然改革开放30年为其充分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基本上承认流行音乐是一种流行文化。不能否认流行音乐的大众文化特征,三十年来流行音乐的快速发展,在于改革开放所创造的大众文化的时代语境。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流行音乐除了具有流行文化的特征外,还包含着主流音乐的特征,代表着时代的精神。这不是唯一的问题。本书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性和启发性的见解。例如,作者认为“流行音乐的核心价值在于尊重个体生命”,并特别阐述了流行音乐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认为一个现代公民社会所崇尚的自由、民主、开放、兼容和多元的价值观与流行音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流行音乐在公民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有利于公民意识和个性的培养,等等。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在阐述中使用了对话和讨论的方式。他们在一些观点和论点上有分歧,也不急于下结论。甚至我发现,有些精彩的观点,只是他们在对话和争论中碰撞出的火花。这种方法本身就体现了公民文化的精神特征。所以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提供了很多可能性,需要进一步讨论。
以1977年广东成立第一支“轻音乐队”为标志,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广东启航。现在是广东的两位评论家和音乐人,从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有意识地总结流行音乐的发展,体现他们的历史眼光和历史使命感。目前流行音乐的发展似乎处于瓶颈状态,主要在于我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和定位不是很清晰。《中国流行音乐与公民文化》这本书,其实就是针对这个发展的瓶颈。流行音乐能否真正担当起主流音乐的称号,代表时代精神,不仅需要音乐人的努力,更需要主流文化的主导部门的努力,整个社会的努力。
标题:[陇文化]改革开放30年的图书:历史眼光和使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