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我与《甘肃日报》的不了情缘
本篇文章1782字,读完约4分钟
甘肃日报今年70岁。这份覆盖龙源大地的报纸,是我燃烧青春,引领我走向人类成长之路的精神家园。
49年前春天的一天,我和社员们在平凉原曹锋银行的一块农田里干活。公社的人通知我回住处收拾行李,尽快向省农业宣传队总部报到。我们69班1969年毕业,加入省农业宣传队下乡锻炼。我被分配到平凉县曹锋公社盘龙大队。早上和成员一起下地干活,晚上见面学习。我没什么期待。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未来。怎么突然通知尽快向省农业宣传队汇报,会不会送到比较偏远的地方?两天后怀着忧心忡忡的思绪赶回兰州,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了省农业宣传队办公室。没想到,办公室的同志递过来一封工作调动令,微微笑着说:向甘肃日报报到,恭喜!
甘肃日报,这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工作单位。这样的好事怎么会落到我头上?是在梦里吗?我又看了看手里的介绍信,才知道不是梦,于是低声道谢,迅速转身走出办公楼,满心欢喜地直奔白银路47号。站在甘肃日报大门前,上面有几个毛主席题写的红色浮雕字,我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爬上建在山上的台阶,在一栋漂亮的两层西式建筑里报道了这件事。几天后,我去了期待已久的古典编辑部大楼上班。这是一家报纸第一次从在农村锻炼的大学生中挑选编辑。共有23名大学生被选调生。我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也没有提前听到任何消息。我成为了23个幸运儿之一,有幸踏入了甘肃日报的大门。
报纸有革命老区带来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主编还是普通编辑,在年龄相近的情况下,都是直呼老刘、老田、小张、小王的名字。我被分配到政治文化科,第一份工作是在文艺部老主任周盾先生的指导下编辑副刊稿件,他是一个散文家,曾经编辑过百花副刊,受到了打击。回到工作岗位后不久,他就开始了对春风的补充。大家都叫他老周,我跟着他。虽然后来他成了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副总编,但我们还是见了面,叫他老周。周先生为人正直诚恳,热心负责办好副刊。他希望我们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先在稿件中挑选基础作品,然后认真修改,献给读者。有时,当他看到一本小说手稿时,他会高兴地敲敲桌子。
周敦老师在注重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的同时,还列了一份全省著名作家名单,让我给他们打电话要稿子。很多老作家接到电话后都很开心,给了他们新的作品。基层作者的贡献也在不断增加,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呈现出他们在春风中再次高大的可喜景象。记得有一次,一个年轻作者的散文被翻译成英文,被《中国文学》英文版转载。周老师激动得抱着《中国文学》从一楼资料室喊着爬到三楼,来到我们办公室。大家指着原本标在译文末尾的《甘肃日报》的英文单词,一遍又一遍地讲。他天真得像个孩子,真的比自己的作品得大奖还开心。
随后几年,我下到礼县永平农场,住在甘南站,在编辑室、部、文教部、经贸部、甘肃农民报工作。我多次走河西,走陇东,去山房,去草原牧场写新闻,走遍甘肃的山河。1995年,周末版改为专刊部,负责编辑社会周刊《百花》等几期专刊和增刊。在经历了一个记者应该忍受的各种经历后,我开始和一群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一起编辑新时期的特刊和增刊。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回忆起周敦老师给我的教诲。我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坚持办刊理念,策划、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反映甘肃改革开放和弘扬甘肃历史文化成就的优秀作品,受到新老作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周刊》和《百花》成为读者最喜爱的地方,他们办刊的经验分别记录在1999年和2003年的《中国新闻年鉴》上。专刊部还被授予甘肃省十大新闻集体称号。
2005年8月,正值壮年的我,在办公室电脑里收拾文件,告别了曾经朝夕相处的编辑部大楼。刚进门的时候我还小,出门就成了老编辑。几十年过去了,没有耀眼的光环,只有一根被逝去的时光染过的银发,和一行弯曲的脚印留在人生的路上。报纸很少为我举办大型研讨会。很多新老同事聚在一起,缅怀过去,珍惜现在,祝福我。后来听说这是《甘肃日报》创办以来第一次为老编辑举办的座谈会,让我感到愧疚和恐惧,我负担不起。
虽然我现在已经退休很多年了,但是我看报的习惯几十年都没有改变。我还是坚持每天一页一页的看报纸,看每一期的花。我觉得今天的副刊比我们当时的副刊内容更丰富,口味更优雅,版面更清新。这份渗透了几代报纸共同努力和汗水的甘肃日报,和我结下了深厚的爱情关系。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我与《甘肃日报》的不了情缘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童话】夜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