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二百五”及其他
本篇文章976字,读完约2分钟
□高侠
作为数学王国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数本身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然而,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沉浸在各种习俗和民间心理中,它被赋予了褒贬、褒贬、褒贬的情感色彩。中文的二百五十和十三分是两个带有明显贬义的数字词,并不流行。
在汉语中,“250”是一个很难听的词,常用来骂人,意思是神经不正常,大脑出了毛病。《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个术语的解释是:嘲讽愚蠢鲁莽的人。关于250的起源,民间传说很多。在陕西关中地区,流传了很久的一个故事:据说战国时期,戴着六国印章的苏秦被杀,齐王发誓要为他报仇,但一时抓不到罪犯,于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在城门口贴了一张名单,说苏秦是汉奸,杀了他就是杀了国家,应该奖励他2000金。果然帖子贴出后,有四人声称杀了苏秦,前来领赏。齐王笑曰:“黄金二千,不可冒充!四个人坚持自己做的。齐王又问:这1200金,你们各占多少?四个人异口同声的说:一个人250。齐王大怒,叫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于是,人们就有了用250来形容做事轻率莽撞的人的说法。
如果这个传说只是关于数字本身,那么另一个理论就更有民间文化内涵了。据说清朝的银子是一个字母520,所以252是半个字母。这里我们先用汉语修辞中的谐音手法,把半谐音叫做半疯,再把它变成神经不正常、精神有问题、工作不靠谱等各种意思。所以,250成了半疯的代名词。
另一个意义类似250的数字词,在吴语区十三点钟就已经流行起来了。在当地,人们把那些傻傻的,不讲道理的,做事也许的,一门心思的人叫13点。至于十三分的语义,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汉字的白痴,因为白痴的笔画是十三笔画,叫一个人十三分是对他白痴的嘲讽,他的言行与事实不符。另一种观点认为,十三分的含义与数字十二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是一个象征完美和圆满的吉祥数字,被古人视为天数。《左传·悼公七年》说:纣王也做礼物和东西,但只有十二个,以为有大量的日子。也就是说,十二是多数的极限。而且从中国古代哲学来看,十二是三的倍数,是万物之本。既有阳数三,也有阴数四。可以用奇、偶来形容,阴阳和谐,完全符合阴阳五行学说。十二自然成为人们青睐的幸运数字。既然十二是吉利日的大数字,那么比十二多一点的十三自然就成了一个不好的数字,十三也就不受欢迎了。俗话说,物极必反。利润会导致当月亏损,水满了会溢出,这是事实。
标题:[陇文化]【百花】“二百五”及其他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怀念爷爷
下一篇:[陇文化]【百花】又远又近的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