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百花】母亲的心
本篇文章1081字,读完约3分钟
□陈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40多年了。虽然那时我才6岁,但我仍然记得妈妈留给我的美好回忆。
母亲,1935年出生,兰州后南山塔什堡村黎族,恰逢黎族鼎盛时期。村里南北两山像石岛,突兀地面对面,东西向群山环绕,中间倾斜,可谓山谷盆地,宛如镶嵌在山清水秀之间的绿色宝地。李是村里最大的姓,可以算是明清之际的名门。母亲从小在农村学校和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了贤惠、勤劳、朴实、大方、善良的性格。我妈七八岁的时候,可以帮奶奶做家务。当时她身高不到一米,只能在案板前放个凳子,站在上面和面、揉面、卷面。当她奶奶下班回来时,她已经做好了饭。妈妈经常给奶奶缝衣服做饭,切鞋子,收鞋底。长大后,她精通家务。
我妈16岁的时候,在10公里外的陈家沟村结婚。据老人说,他们的父母婚后关系非常好,一起经历了土改、大跃进和1952年的文化大革命。他们在风暴中手拉手走着,在艰难的环境中度过了难忘的岁月。妈妈们料理家务,孝敬公婆,抚养孩子,从不吃亏。当时家里虽然十几口人,但只有父母两个人在生产队挣工作分,按工作分分吃。他们一年收到的食物三个月不能吃。我们五个人去上学,妈妈在黎明前起床做早餐。饭煮好了,给爷爷奶奶,再给孩子。没有她我是不会吃的。其他人给了她一颗糖或一把大豆,她舍不得吃。她把它们装在口袋里,回来后均匀地分发给我们的兄弟姐妹。妈妈推磨,拉磨,挑水,做饭,缝补衣服,拆洗被褥,照顾我们读书和生活,经常忙到深夜。无私工作的身影给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温暖美好的回忆。今年春节,老家的兄弟们聚在一起,一个大哥哥说: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天,六妈(我妈)在田里除草回来,背上长着苦药草,怀里抱着双城的儿子(我二哥),脸上满是污垢,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孩子们一放下篮子,不休息,就开始做饭。记得有一年冬天,妈妈白天在生产队上班,下班回家,跪在地上扫羊粪和树叶,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盛炕取暖。妈妈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经常教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多做规划。
母亲总是尽力而为,关心别人,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没有分娩条件,母亲是队里的接生婆。不管是冷是热,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人让她接生,她绝对不会拒绝。谁家的女人坐在月亮上,一定要送点小米和红糖;谁家有病,她就上门送药;谁家的孩子生病了,她就用农村的药方来诊治。
1972年,38岁的母亲被上天无情地从年轻的生命中夺走。她用她短暂的生命言行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我忘不了生产队的瘦弱身躯,她埋头苦干;我忘不了她煤油灯下缝衣服的疲惫;我们到家时,我忘不了她忙着做饭的快乐。如今,我想念我的母亲空,我流泪了。我知道最苦的是妈妈的心
标题:[陇文化]【百花】母亲的心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百花】是雪花你就飞
下一篇:[陇文化]【百花】拨动心弦的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