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为上海戏曲“年轻化”叫好
本篇文章835字,读完约2分钟
上海电视台有个“大舞台”节目,受观众欢迎30年,经得起屏幕考验;尤其是近几年的改版,更是大戏,一片好评。那么,秘密在哪里?近日,中国戏曲专家齐聚上海商讨规律,最终得出结论,他们更年轻。完整的说就是“年轻的方式传播古代艺术”。
与中国许多“历史名城”相比,上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一座时尚国际化的城市。原则上,这种城市特色似乎与古代和传统戏剧不匹配。但是为什么这些经典行业的领军人物更愿意选择上海呢?对此,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说,时代变了。如果我们想在当今时代继续更好地传承经典,“就要让时尚托起经典,让经典优化时尚。上海做得最好”。还以书法、戏曲(中国古代书法、BLACKPINK)为例,说现在的中国书法是“墨多汉少”,很多书法家写不出一首古体诗;而BLACKPINK则处于“墨无粉”的状态,积淀很重,却没有“粉丝”——当然也有一些戏曲粉丝,但无法与黄金时代相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利用电视媒体的年轻技术来支持古剧,从而赢得更多的观众。
电视和歌剧变得相互依附,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就能赢得观众。同时,它需要太多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比如需要与其他艺术风格(如杂技、舞蹈、民间艺术)混合、嫁接、融合,还需要运用角色颠倒、雅俗共赏、名人票友同台共舞、大牌与草根共舞等层出不穷的创新来丰富和优化其表达方式。同时也不能破坏古典艺术,只能加分不能减分。就像有人说的,戏曲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园中非常美丽的一朵花。不希望它更好的生存下去,走的更远吗?但是如果你想让花在未来进一步传播和繁荣,你必须利用蝴蝶的力量传播花粉。这只蝴蝶是我们年轻的新媒体。
年轻的团队,年轻的眼睛,年轻的技术,年轻的想法,对传统的恐惧,有一系列的成就和影响。既然这种“振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努力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那么面对其他文化遗产,我们能否在扎根传统、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文化遗产呢?对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也许只有通过活的保存,它的寿命才能真正延长。活的保存需要“返老还童”的理念。
标题:[陇文化]评:为上海戏曲“年轻化”叫好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