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怎不让人心疼
本篇文章1280字,读完约3分钟
刘庆邦
1981年初冬,儿子出生一个多月,妻子的产假即将结束。我们不得不请妈妈从河南老家来北京帮助我们照看孩子。在开封工作的弟弟给妈妈买了一张火车票,送她在郑州上车。哥哥提前在邮局给我发了电报,注明了车次和到站时间,让我去北京火车站接妈妈。错在那天是星期天,哥哥把电报发到我工作的报社。周一上班看到电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半多了。我叫了一声不好,突然出了一身汗。需要注意的是,我妈的火车早上6点就到了北京,已经出站两个多小时了。我妈妈以前没去过北京,她不会读书。她不知道我家地址,只能在车站等我。不难想象,我妈在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等了一个多小时,却没有看到儿子出现。我不知道她有多焦虑!我丢下一切,立即乘公共汽车去车站。
我们的报纸在地坛公园附近,离火车站很远。坐公共汽车到车站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第一次怀疑车行太慢,第一次体会到着急是什么感觉。平日里我做事很淡定,但那一次,我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急躁。
终于到了车站,我跳下车,一路跑到车站前的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只有一个人是我妈妈。我妈好像被海水淹没了。我在哪里可以找到我妈妈?我先来到出口,看看我妈是不是还在那里等我。我已经看了所有在出口等候的人。不,没有我妈妈。广场不是我们的村子。如果是在我们村,我开嗓子喊几声我妈就会听见。但是车站广场不适合大声喊叫。即使是喊,广场上也很吵,妈妈可能听不到。那时候要是有手机就给我妈买个手机。我妈去哪里,我都可以随时随地找她聊天,及时找到她。可惜当时没有手机,只好瞎逛。我相信我妈还没出站,她一定在车站等我接她。妈妈不仅焦虑,而且害怕。北京太大,车站人太多。她儿子在哪?
是的,我看见我妈妈,她背着东西走在人群中。我叫了一声,快步走到妈妈身边,拿着妈妈背着的东西。妈妈说看不到我接她,想回去。妈妈不急,回去也没那么容易。妈妈显然很生气,很生气。我赶紧跟妈妈解释为什么不能及时接她,说,我们回家吧。我妈带了很重的东西,我就问我妈带了什么。母亲说,袋子里装的是她给孙子带来的新棉花和新布,口袋里装的是新打的黄豆。大豆至少有十斤。我说我妈大豆带多了,路好重啊!妈妈说她把这些黄豆一颗一颗挑出来,可以和豆芽一起吃。
也就是说,我母亲没有空出发去车站广场散步,而是背着沉重的行李在广场上走来走去,匆匆忙忙走了三个多小时。我妈累坏了,我带她去坐公交。我妈腿在抖,突然蹲在公交车门口踏板上面的台阶上。
这一幕留在我的脑海里,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二十多年后,妈妈离开了我们。母亲去世后,场景越来越清晰。有一次,我梦见妈妈向我走来。她背上是棉花、棉布和大豆。醒来后再也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那个在茫茫人海中走来走去的负重妈妈。这一幕几乎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每一位母亲都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儿子。在她儿子出现之前,没有人知道她儿子是谁。
妈妈走了,火车站还在。有一次去北京站接客,自然想到了妈妈。我突然想到,我没有责任让我妈妈担心。只是稍微思考了一下,就责怪自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情不能用责任来衡量。苦恼是内心的问题,不是责任。
(摘自《北京日报》,2014年2月20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怎不让人心疼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