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扬州写意
本篇文章1442字,读完约4分钟
扬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中部,长江北岸。宋代诗人姜夔在《扬州慢》中把它描述为“怀左之都,朱熹最佳之地”。
古往今来,扬州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园林和特产而闻名,成为江南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扬州人特别出名,名人、名篇甚至名句可以说是贯穿古今,千古传诵。像唐代的李白、杜牧,宋代的欧阳修、苏轼,清代的蒲松龄、孔,近代的郁达夫、朱自清。还有著名的扬州学派、扬州画派、扬州八怪、扬州盆景、扬州漆器,现在大家都知道扬州炒饭(淮扬菜)等等。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在瘦西湖虹桥上遇到一个乞丐。随行人员告诉乾隆,扬州的乞丐用诗讨饭。乾隆不信,乞丐当场唱道:“烟花三月如火如荼,一代圣贤跨虹桥;镜中许引毕,夕阳照天。虽然是传说,但确实能说明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去扬州,一定要去瘦西湖看看。世界上有三十六个西湖,最薄的在扬州。清代诗人王陵写道:“垂杨不断拾残草,雁牙虹桥画图;也是金壶,应该叫瘦西湖。从南门进入景区,沿着刘春龙堤漫步,一个绿色的湖真的不是很宽,另一边也近在咫尺。虽然它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广阔,但却是美丽天气中的一幅画面:岸上的人来来往往,充满了春风;湖面上的小船小船,鼓声阵阵;远处,梯田隐,虹桥通;附近有树和花。最动人的是长堤岸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桃柳绿,无限春意。虽然现在是农历三月,季节有点晚了,柳絮如烟的场景也没了,但是杨柳温柔,桃子还在。无论是谁此时此地都会无忧无虑,心醉神迷!
没想到,在常棣的春柳上看到了盛开的琼花。都说“玉树琼花”,却不知道扬州这么贵,也不知道每年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见到她。琼花大如盘,白如玉。它由8朵盛开的五瓣花和中间的108朵不育小花组成。真的很纯粹,很优雅,很神秘。世界上有无数的赞美:“卫阳有花,世界上没有类似的”;“离楚五千里,扬州独一”;“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隐蔽位置”;“琼花玉树属于仙家,却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花。”导游说,如果我没看到琼花,我就不会去扬州了。这不禁又感觉到了一次“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机会。
经过,上春波桥,经过徐花园、小金山和桥,景色令人目眩。然而,最让我着迷的还是二十四桥。当我在大学的时候,我从诗人和诗人那里得知二十四桥是如此遥远和空灵,以至于今天它真的就在眼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二十四桥不是二十四桥相连,也不是二十四桥口的桥,而是一座普通的拱桥,根本不是它应该有的样子。据介绍,即使有专家,二十四桥也是一种历史的不确定性,或者桥的名字,或者扬州桥的通称,甚至扬州方言中“桥”和“焦”的谐音,都是指美。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南巡大典》中记载的二十四座桥的风景图,现在的二十四座桥被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我迷失在历史和现实的场景和画面切换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雨。雨中瘦西湖是一种意境。远处,惜春台上,有一首幽幽的古筝《高山流水》。沉思中想起扬州几千年的兴衰,想起“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浪漫风光,想起“淮南明月寒于千山,无人管”的悲叹,想起“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教笛”的感慨。我突然意识到,一进公园,挥之不去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为什么瘦西湖那么迷人,那么神奇?难道不是因为瘦西湖像一条长长的丝带,把“两岸花柳一路到山”的所有场景的美、美、美、美、美连接起来,曲折、婉约、优美;难道不是因为瘦西湖像一个悠长流动的乐章,用无数经典、精彩、精粹、精致的音符,讲述穿越古今的故事,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
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谈不到,谈不到,看不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明年的烟花三月开,我再下扬州。
标题:[陇文化]扬州写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