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名著《三国演义》在漫漫改编路上越走越远
本篇文章2808字,读完约7分钟
新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照
著名电影演员唐国强在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诸葛亮。
老京剧大师马在京剧《借东风》中扮演诸葛亮,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
从5月2日开始,高西溪95集电视剧《三国》洋洋洒洒的播出,让我们民族血脉中固有的“三国热”再次升温。围绕适应的得失,一时众说纷纭。各种形式的“砖”或“花”已经牢牢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娱乐头条。在海量的文字中有一种批判的声音逐渐成为主流——新《三国》不忠于历史。但纵观中国历史,文艺作品中的“三国”一直是被解读的。远到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近到吴宇森的电影《赤壁》。《三国志》无疑是一座改编自文艺的富矿,过去有过很多改编,以后还会继续。在适应这条路的过程中,三国的历史会逐渐漂走。
三国与三国演义:改编的两个来源
简而言之,我们有两个“三国”。一部是三国,是晋代陈寿写的历史书。另一本是《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创作的小说。后来的改编是根据《三国志》、《三国演义》,或者两者结合。
其实《三国演义》虽然是原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改编。它以《三国志》、《三国志平话》、《三国志杂剧》等历史文本和民间口头文学为基础。历史证明,这是一部艰难的改编,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经典小说之一。中国几乎人人都知道诸葛亮、刘备、曹操、孙权,他们的传奇故事与小说《三国演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说历史的特点是现实,那么小说的特点就是空虚。虚,这也是所有文艺作品的特点。能“虚”是小说《三国演义》成功的第一秘诀。这里所说的“空”,其实就是虚构的能力,想象力,塑造人物的能力,艺术化处理故事的能力。
京剧《三国》改编:提取精华片段
三国是非常好的历史经典。长期以来一直是各种文体改编的蓝本。元杂剧中出现了《系列》、《独行千里》、《单刀会》等剧目。这些剧本来就是口头文学和《三国志》。这些早期的改编和创作直接影响了《三国演义》的写作。
京剧出现后,京剧成为晚清最重要、最主流的艺术形式,出现了许多“三国戏”,逐渐成为大戏。四大经典名著中,三国被改编次数最多,也是最成功的。来自清咸丰三庆班的陆圣逵,是京剧史上第一个成功改编三国的剧作家。他写了36本三国。京剧《三国志》也有很多剧目,如《失街亭》、《空城市规划》、《斩马谡》、《龙凤程响》、《群(英社)、借(东风)、花(容道)》、《捉放曹》等,擅长扮演《三国志》人物的著名人物也层出不穷。比如解放后有一部电影流传下来。授勋周瑜,马授勋诸葛亮,授勋曹操,谭授勋鲁肃,授勋蒋干,邱授勋黄盖,被评为“古人前无古人的绝唱!”
京剧《三国志》的改编主要是提取《三国志》等片段的精华,取出其中一个桥段打磨成碎片。即使是长篇系列,也是片段的精华。至于艺术手法,最重要的特点是直接和三国里的原人物面对面,让观众看着人物的脸就能知道善恶。比如关羽是红脸,曹操是白脸。京剧的脸谱化手法极大地强化了中国人的类型化思维方式。而京剧艺术所创造的熟悉、稳定、清晰的小世界,与西方艺术所追求的陌生、悬疑、变化的小世界截然不同。
影视三国的改编方式:全景叙事语言
进入新时代,新兴的影视艺术自然不会错过《三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艺术在表现“三国”故事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三国”试图重现的场景用全景的方式重现,用全景的叙事语言重现“三国”试图重现的一切。对于很多影视人来说,《三国》的全景解读是他们的志向和梦想。
近年来,影视界的“三国志”重现,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和刘德华主演的《看龙拆甲》。即使只是描述一场战斗,《赤壁》依然追求全景——全景场景,全景语言。相对来说,电视剧比电影更有全景优势,就是时间跨度可以更长。央视1994年推出的84集《三国演义》尽收眼底;目前正在播出的《三国》实现了长达95集的全景演绎的野心。但忠于历史是必然的,忠于《三国志》(新三国),忠于《三国演义》(旧三国)。因为对历史的不忠实,所谓的全景式不知其源。
日本“三国”情结:值得关注的另类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的“三国志”情结似乎比中国人更糟糕。早在1939年,吉川英治就开始在报纸上连载三国。吉川英治的《三国志》是对故事的新改写,它并不完全忠于原著或原历史,而是用日本人的口味写三国人物,对日本人的影响比《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更大。
但日本人的“三国热”始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达到顶峰,至今依然火热。除了小说《三国》,影视《三国》,还有漫画《三国》。孔明是日本“三国”中最重要的人物,因为这个人有高超的谋略。日本人认为谋士是当今世界上最稀缺的人才,谋士也是最有魅力的人。因此,他们非常钦佩辅导员的创造力和才华。
所有的“三国”都是当代人的“三国”
改编或改写前人的文本是后人的文化权利。三国如此,其他经典也是如此。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包容人们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一些奇思妙想。
在《三国》改编的漫长历史中,京剧留下了很多精品,而影视却没有留下过被评价过的精品。原因之一是京剧在几百年的历史中被慢慢打磨和改编,影视时间不够。第二个原因是京剧本身是“慢文化”的产物,而影视是“快文化”的产物。精品自然是“快”。
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在京剧的三国时期,观众和剧中人的情绪并不是孤立的。《三国志》是他们自己的《三国志》。他们不需要对《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做太多的改编,就能完美的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种非隔离的观看环境也不复存在。
现在以影视艺术为主的《三国》被改编了。它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应该忠于“历史三国”还是应该写自己的“三国”?我们可以看到,“三国”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三国”,都有再现的企图。改编《三国》的人可以说是给古人做嫁衣,很多观众看《三国》的作品也是抱着同样的心理。虽然更好的艺术作品可以这样出现,但总的来说,很难出现杰作。
在我看来,当代人是有权利拿着三国的眼镜给自己的街区倒酒的。在这方面,日本人没有我们很多艺术家诚实。他们把自己当成真正的主体,为自己创造,为千千成千上万和自己一样的读者创造。主体是自己,当代人,不是古人,不是别人,这是创作《三国》的前提。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没有当代人的理解和主体,历史不仅没有意义,也不可能被理解。这句话用在《三国演义》的改编上,特别让人警醒。除非所有的《三国》都是当代人的《三国》,否则是不可能做出杰作的。
到目前为止,在以影视为主流的《三国》改编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引人注目的创作,观众根据自己对《三国》的阅读记忆,更容易理解他们在银屏上看到的《三国》。而一些非艺术化的三国解读,则表现出更为突出的主观智慧。比如《煮三国志》就是给我们自己写的书,就是把三国志拿来给我们自己用的书。要让过去为现在服务。在未来的三国改编中,除非人们真正醒悟到这个根本道理,否则是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经典的。在此之前,最多只能收获一些精品。(刘莎莎)
标题:[陇文化]名著《三国演义》在漫漫改编路上越走越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