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瓜菜代”年月
本篇文章934字,读完约2分钟
农贸市场门口,一个街头小贩正在大力叫卖:“纯绿色食品,含有人体所需十八种氨基酸的干红薯。不知道是不是没味道,忘不了!”这个年轻人有足够的头脑。他知道现在的人买不起,只担心心理不对。他只是喊着“与时俱进”,立刻三三两两的围住了很多人。
我钻进了人圈,从滑板车上拿起一块白花花的土豆尝了尝。“这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救命粮’。好几年没见了。来,重5斤。”
面对小贩们疑惑的目光,我留下了那句话:“小伙子,我就怕三年天灾里没有你?”
看着手里的一大包土豆干,思绪又回到了四十六年前,想起了难忘的“瓜菜一代”那一年。
60年代初,天灾人祸不期而遇。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再加上苏联“老大哥”撕毁合同,撤回专家,几乎让年轻的共和国陷入灭顶之灾。
我该怎么办?让历史倒退,人民重陷水深火热?“不是”,中国的回答是绝对的。毛主席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像一篇战前的散文,给了中国人民无限的勇气、智慧和力量。“蚂蚁夸大国家,说树容易?”成为人们相互鼓励的动力。“同心同德,咬紧牙关,共渡难关”的口号经常出现在广播、报纸和建筑工地、农村、小巷和街道上...
“民以食为天”,为了填饱肚子,人们尽最大努力在路边、角落、山坡、池塘上搞“自留地”...在所有可以开垦土地的地方,撒上油菜籽和芝麻,种植土豆和南瓜。我们“翘起脑袋”一天观察八次,希望瓜菜早点成熟,“不毛之地”
记得父亲单位有个小农场,里面安置了工人家属。每年秋收季节,农场马车都会把成袋的“飞机”苞片、成筐的红薯和南瓜送到工人们一起生活的家里。此时的我们是最幸福的“小炮”,大喊一声“让开”,足以让在场边的小男生羡慕不已。
当然,最享受的还是美味的南瓜汤或者红薯和水煮苞菜。但是当我们舍不得放下筷子的时候,只需要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可以和裤子一起冲刺到100米外的厕所。我妈说是“伤”。
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苞片、红薯、南瓜在我的餐桌上起了主导作用。直到初冬来临,有一天我们看到床底下流着腥臭的南瓜水,才发现瓜菜开始腐烂。母亲舍不得扔掉垃圾,总是一遍又一遍地从烂苞上剥下几片好叶子,在破麻袋里找出几个烂南瓜和红薯,最后吃一顿少油少盐的“素食杂烩”。
经历了三年的天灾,我妈终于活下来了,但是看到土豆南瓜汤就陷入了吐酸水的问题。
标题:[陇文化]“瓜菜代”年月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难忘那座茅草屋
下一篇:[陇文化]晨曲:德令哈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