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人之初,爱美善
本篇文章1379字,读完约3分钟
新生儿视力发育不好。他们是近视眼,只能看到30厘米左右的物体——这是母乳喂养时婴儿的眼睛和母亲的脸之间的距离。他们也是色盲,不能很好的分辨颜色,对黑白对比强烈的图像更敏感。但他们对美丑有眼光,能区分美丑脸,对美脸更感兴趣。
在一项研究中,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选取了一系列女性头部的照片,并要求成年人根据这些头部的美丑打分1 ~ 5分,然后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照片逐一分组。每组照片除了美丑之外,其他方面(比如亮度、对比度)都差不多。然后给1 ~ 7天前出生的新生儿看。一名研究人员拍了两张照片,放在离新生儿眼睛大约30厘米的地方,而另一名研究人员在附近观察它们。原来几乎所有的新生儿都花更多的时间看美女头像。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美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它的意思是“普通”:如果几百个人的脸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一张非常漂亮的脸。所以,一张漂亮的脸其实是最典型的脸,对漂亮的脸感兴趣的新生儿其实是在识别典型的脸,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让他们一出生就能认识同类。然而,令父母高兴的是,婴儿仍然觉得父母的脸最有吸引力,无论他们是漂亮还是丑陋。而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会逐渐意识到,人不能只靠外表。
但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热爱是很难克服的。比如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漂亮的人更靠谱,老师会不自觉的更关注漂亮的学生,医生会更关注漂亮的病人,更有耐心。很不公平,但进化不在乎公平不公平。这种外貌造成的不平等甚至从出生就开始了:护士会照顾漂亮的新生儿,更喜欢抚摸他们,和他们说话。
宝宝不仅天生爱美,似乎也天生喜欢好人。最近的一项研究得出了这个意想不到的结论。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让6到10个月大的婴儿看木偶剧:一个木偶(一双大眼睛表示是人)在爬坡,爬了两次却没有爬。第三次,一个“好人”木偶来了,把它推上斜坡;或者是一个“坏人”木偶过来把它推下斜坡。表演结束后,把木偶放在婴儿面前,让他们选择。几乎所有的婴儿都选择了“好人”木偶。但是如果把攀爬木偶的大眼睛去掉,让它不再代表人,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物体,然后重复实验,宝宝就不再偏爱“好人”木偶,说明宝宝重视“好人”对别人的帮助。
在完成攀登后,研究人员还完成了一个续集:让攀登者走到“好人”或“坏人”面前,呆在一起。婴儿对遇到登山者和“坏人”表现出更大的兴趣,盯着他们看的时间更长。很明显,他们觉得和对自己不好的“坏人”交往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对这种行为很好奇,而和“好人”交往是很自然的事,不值得特别关注。
那么,婴儿的这种行为是因为喜欢“好人”还是因为讨厌“坏人”?实验表明有两个因素。给宝宝们“好人”木偶和“中立”木偶,他们走同一条路,但不与登山者接触。他们会选择“好人”布偶,但如果选择“坏人”布偶和“中立”布偶,他们就会选择“中立”布偶。
人们总是认为,人的某些情感,比如美丑、善恶的区分,是一定程度上天生的,不到一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这个时候的孩子连自己都意识不到。人类在出生18到24个月后会有自我意识。
婴儿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长期进化为他们在出生时准备了一套认知模型供他们使用,以便更快地适应社会环境。婴儿的思维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得多。教训是: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喜欢你,光对他好是不够的,还要对别人好,不要对别人不好。让他知道你是“好人”,不是“坏人”。(摘自《中国青年报》,2007年12月20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人之初,爱美善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陇文化]文摘:鬼手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