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替乾隆下订单
本篇文章1266字,读完约3分钟
军人,生死之地,生存之道,可谓全国领先的大事。所以把先进武器列入外交使团仪式名单,可以显示一个人的诚意。1793年,奉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之命,派往清朝的马加尼使团,在北京圆明园向乾隆皇帝赠送铜炮、枪炮、战列舰模型等多种礼品。载有110门火炮的“君主”号军舰模型立即被搁置,直到60多年后才被攻占圆明园的英国士兵搜出。
核武器诞生之前,庞大的舰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类似核威慑的作用。英国人安德鲁·兰伯特(Andrew Lambert)在《航海时代的海战》中指出,一个国家经常可以通过动员或威胁使用海军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对于海洋经济来说,军备竞赛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可以避免真正的战争造成的损害和损失。”为贸易协定而来的Magalny,在礼物清单上有这么多武器,这似乎被视为实力展示的委婉说法。可惜沉浸在中国优越感中的东晋皇帝,根本不看这些“奇招怪招”,反而对“郭凡贡使”执意不愿“跪下跪”感到恼火。
过去皇家海军称霸三大洋,150多年霸权不倒,给英国赚了一块面积相当于本土100多倍的殖民地。心态复杂的人反复述说着“帝国永不落日”的荣耀,深深痛恨当年那种不知大势的“无肉者”。中国没有强大的船,没有好的枪,被咆哮的“蓝色文明”击倒,落在后面。最近,美国航母“小鹰号”的归属问题引起了关注。关于海洋,海权,海军,中国是否要航母,一度众说纷纭。
在我看来,《航海时代的海战》所强调的“海上力量”和“海军力量”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整本书的警示。作者认为前者依靠海洋生存,如英国,后者利用海军力量增强国力,对海洋没有关键利益,如法国,曾拥有庞大的舰队。
有人说19世纪“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这种概括引人注目,但有失偏颇。有了大炮,没有炮手,没有军舰,又缺少水手,所有的野心都会落空。《剑桥战争史》曾经问过一个问题:皇家海军舰队规模上万人,如何才能保证兵力满员?作者的结论是,只有大型商业船队才能在战时提供足够的熟练水手。作为一个依靠海洋生存的岛国,海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海洋成功的关键。
据史料记载,在英国军舰的漂浮社会中,虽然军官和海员之间有着层层的隔离,但与陆地上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这种向上的流动性无疑对下层阶级成员具有吸引力。《航海时代的海战》也详细讲述了皇家海军“食”和“色”两大元素的构建。除了更高的工资,被风雨困住的海员也看重食欲的满足,吃的比岸上的工人多,吃的也比他们好。为了防止海员在绝望的情绪下离船,当军舰进入或停靠码头时,军官很少让他们上岸,而是组织“每艘船上都有丈夫”的“妻子”,集中力量登船服务。看似守信用的船长,实际上是被禁止对船员使用残酷的惩罚的。19世纪70年代,英国水手也开始享受养老金制度...一切都是为了增加这一职业的含金量和吸引力,并确保战时有大量商船船员加入。
我们假设乾隆皇帝看到“君主”号战列舰的模型后,立即向英国造船厂下了大订单。半个世纪后中国历史会被改写吗?其实“表演”只是推迟了几十年开放,北洋海军已经告诉我们这个假设的答案了。
(摘自《新民周刊》,2008年4月2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替乾隆下订单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文摘:英国餐馆少包间
下一篇:[陇文化]文摘:等距离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