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止庵:写作要认真干不将就(图)
本篇文章1113字,读完约3分钟
□张从文李康摄影
核心提示|如果你4岁的孩子问“我会死吗?”,怎么回答?昨天下午,由大河报文体新闻中心和郑州松石书店主办的《永别了》和《中国人固有的生死观》读书会在河粉书社举行。散文和传记作家志安和河南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通过对话分享了他们对生与死的看法。
对话现在是每个人的“黄金时代”
《送别》是对志安在母亲去世三年后的生与死的简明理解。你为什么关心生死?
志安说,20多年前父亲去世,5年前母亲去世,他很想知道生与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几年前,他的朋友史铁生去世了,大家的纪念文章都说:“他上了天堂。”。这让他想到,在天道轮回的观念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代的生死观是怎样的?
然后,他翻阅先秦哲学,发现墨子、庄子、孔子都有自己的生死观,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子和儒家的“不知道怎么活就知道怎么死”、“听说就死”的思想。“古人以死亡为出发点,得到了积极的东西。死是目的,所以回头说,好好活着。”
同时,志安说《庄子》提到“苦死人”,意思是理解逝者,慢慢接受他不在的事实。这是古人充满人情味的地方,所以中国人有“哀”的传统。
乔叶的观点是,死亡是一种断绝,一种自然的事情,一切都会死去。有人说长生不老是一种惩罚。“我觉得这个世界就是天堂,有人问什么时候对自己最好。我的观点是,现在是每个人的黄金时代。”她谈到了生命的延续。翻开一本书,感觉就像和朋友聊天。也许作者走了,但我能感觉到精神部分依然存在。他们不是还活着吗?
采访志安说写作不行
在安智的家里,客厅和书房的墙上堆满了装有成千上万本书的书柜。与作家相比,志安更喜欢称自己为“读者”。
他说这些书不是都读过,但是都是想读的。每一本书都是精心挑选的,愿意在此生花时间阅读。阅读的习惯是从青年时期就形成的,当时获取信息的途径是阅读,然后形成并延续。“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上网、刷朋友,但我认为有些东西,比如品味、知识、气质等。,还是靠看书。”
志安当过医生,去过外企,做过出版社副总编。后来学了周作人、张爱玲,现在是一个自由恬淡的作家。在谈到进入写作道路的时候,他说主要是想和读过同样作品的人交流,同时写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让自己思考的更深入,思考的更清晰。
他把世界上的事情分为两种:一种是“必须做的事情”可以混合,比如吃饭洗脸,无所谓;另一个是“能做而不能做”,这是锦上添花。写作被他认为是这样的事情。事实上,与他的观点相反,许多人在必须做的事情上投资过多。
有个“河粉”是4岁的儿子问的“我会死吗?”不知道怎么回答。尽管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志安仍然觉得继续思考这个问题是没有用的,也增加了麻烦。因此,如果一个孩子问,你会说,“你不会死,因为你吃了唐僧肉。”。
标题:[陇文化]止庵:写作要认真干不将就(图)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